作品介紹

即使沒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潔


作者:顏婧     整理日期:2022-01-08 02:58:29


  閑話文如其人
  國慶、中秋雙節(jié)賦閑在家,索性一頭扎進書本里,讓塵世中枯竭已久的心靈得到絲絲慰藉。恰朋友來玩,驚呼:“原來你是冰心、蕭紅、張愛玲迷呀!”朋友一語,讓我也不禁啞然失笑。可不是,原來一直依偎床頭的書,竟然全是她們?nèi)说奈募?br/>  冰心、蕭紅、張愛玲都是民國時期才華橫溢的著名女作家。冰心出生于1900年,稍年長。冰心11歲時,蕭紅出生,再過9年,張愛玲出世。她們幾乎都生活在同樣的時代背景下,皆是既擅小說,又工散文的名家。冰心還稱三棲作家,她的詩歌溫婉清麗,頗有泰戈爾的風(fēng)范。如論小說,毫無疑問張愛玲的才氣、成就和影響或高出另兩位。但三位女作家的散文一路讀下來,卻不由替張愛玲有幾分扼腕嘆息,較之冰心、蕭紅的散文,她的散文卻稍有遜色。
  常說“文如其人”,廣義的“文”當(dāng)然是包羅萬象的。無疑,小說、詩歌、散文、雜文等,都屬于“文”的范疇,但我通常理解的“文”即指狹義上的散文。比方說,在小說里,作者本人完全可以隱匿,心靈可以逃遁,因為小說通常表現(xiàn)的是對社會的審視,對人生百態(tài)的觀察,對人性入木三分的剖析。而唯有散交表達的是作者對世界的自我審視,即使三緘其口,絕對不談自我,遠離自己對生活之坦陳的剖析,但在對花鳥蟲魚、一草一木的詠嘆中,在對音樂、舞蹈、繪畫等的賞析里,作者的靈魂、思想、性情、氣質(zhì)等,仍然會在談書論畫和說三道四里,不經(jīng)意地流露出來。
  張愛玲是罕見的才女,說她的散文遜色,并不是說她沒有才氣,恰恰相反,她的才氣在散文里也是揮灑自如,功力更是老到嫻熟,驚人的奇妙思維,苦心雕琢的妙筆常讓人驚嘆。
  那么是選材、風(fēng)格上的問題嗎?好像也不是,從張愛玲散文的布局謀篇上看,絕對瀟灑漂亮,然而閃爍其間的那個張揚的自我,那種基本上沒有超越四十年代舊上海的市井情懷,因其狹隘,因其單薄,因其庸常,而使你掩卷嘆息:一流手筆,二流散文也。
  張愛玲本人也在文章里這樣描述過自己:“我平?慈,很容易把人家看扁了,扁的小紙人,放在書里比較便利!币步韫霉玫目冢瑥垚哿嵴f自己:“不知道你從哪里來的這一身俗骨!”
  張愛玲的散文涉獵不可謂不廣,她談女人、談姑姑、談上海人的公寓生活,談中國人的宗教,當(dāng)然更多的是在談寫作、談音樂、談舞蹈、談繪畫、談詩歌、談自己……但讀來,猶如置身熱鬧喧囂、五光十色的大上海的夜市,既不是教堂里純凈圣潔的唱詩班,更不是音樂大廳里蕩氣回腸的交響樂,不過是舊上海那個時代的舞廳里特有的低迷回旋的舞曲,缺一份冰心的圣潔和天然,少一份蕭紅的厚重與深沉。毋庸置疑,張愛玲的確是一位擅寫舊中國租界生活的高手。有人說,所謂張愛玲世界就是充滿了荒涼、黑暗、絕望、沒有光的死的世界。這倒是恰如其分。
  蕭紅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xué)洛神”。她短暫的一生,是在苦難中掙扎,和黑暗抗爭的一生。她身逢國難,顛沛流離,她的生活處在極端苦難困頓之中,即使有聽似浪漫的感情經(jīng)歷,其實也是舉步維艱。許是坎坷的經(jīng)歷讓蕭紅的散文在女性覺悟的基礎(chǔ)上,又更多了一層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解讀。
  魯迅曾為蕭紅的小說《生死場》作序說:“北方人民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細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濒斞杆,不妨看作是對蕭紅藝術(shù)風(fēng)格的總體評價。
  蕭紅的身世比之張愛玲或更不幸,雖然張愛玲從小就被娶了姨太太的父親趕出了家門,但還不至于在塵世里飄零,而蕭紅則長期寄人籬下、生活無著。也因此,蕭紅的散文反映了貧困多艱的女性之人生經(jīng)歷,以及被痛苦和不平所籠罩的世道。同時,也從蕭紅的文字中讀出了因長期郁結(jié)而成的心理壓迫感,當(dāng)然,也聽到了從蕭紅心靈深處爆發(fā)出的一次次情緒上的吶喊和傾訴。
  蕭紅的《呼蘭河傳》,我從不當(dāng)小說讀,那其實就是作者的自傳,我總是把它視作散文。《呼蘭河傳》以溫馨浪漫的語調(diào),童稚化的天真視角,描述了蕭紅故鄉(xiāng)呼蘭河城充滿詩情畫意的風(fēng)土人情。但你能想象這是一個漂泊異鄉(xiāng)、身患重病的人,在人世間彌留之際所發(fā)出的心靈上的呼喚嗎?蕭紅對童年生活的回憶,確實是想喚回一縷溫情,而且更多的是想獲得精神上的希冀與慰藉,但蕭紅終究是失意的!
  P10-12
  “一部充滿了哲理和童趣的故事集,講述‘童年囧事’、‘俗人奇事’、‘鄉(xiāng)野怪談’,讓人時而瞠目結(jié)舌,時而捧腹大笑,待細細品味,卻又有一種人生哲理涌上心頭,讓人不知不覺忘記了世俗的煩惱,領(lǐng)略到那種超脫的大智慧。”
  旅美作家,著名學(xué)者:趙子華
  “我驚詫這文字的安靜,和這安靜背后的女人。她的文字是有修養(yǎng)的。修養(yǎng)是一種內(nèi)斂,也是一種心靈的磨煉。一個自覺脫離紅塵的女人,喜歡讀書,喜歡寫作,喜歡瑜伽,喜歡喝茶,喜歡自然,唯心靈之上的女人,久而久之,就會生發(fā)出一種情調(diào)和一種氣質(zhì)!
  ————馬鞍山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江南文學(xué)》副主編:郭翠華
  “顏婧一直敏感而又敏銳地行走在生活豐富與情感豐沛的世界里。日月云天,花樹山川,親友路遇,文色藝彩,但凡進入其眼簾、觸動其心弦的事與物,都會用文字來記寫,并從中提煉自己對生活、對命運、對思想、對情感的再度理解與思考,成為了一個與文學(xué)同存在的人!”
  ————珠海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著名詩人:唐曉虹





上一本:有斜陽處有春愁--才女的詩心和宿命 下一本:逃婚去英國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即使沒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潔的作者是顏婧,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