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旨在從形象構建的角度研究美國文學在1930年代中國的接受問題。緒論部分主要闡述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前兩章分別從中美兩個維度,闡述1930年代中國構建美國文學形象的社會、文化和文學語境。中間四章主要基于重要案例,闡述階級/革命話語、自由主義話語、民族/國家話語等不同話語形態(tài)如何參與美國文學形象構建,既揭示美國文學形象在1930年代中國呈現(xiàn)出的共時性差異,又剖析其內在邏輯和歷史文化意義。很后兩章主要通過考察1930年代中國的多部世界文學史著,既分析中國文人如何在世界文學格局中構建美國文學形象,又揭示美國文學形象及其構建特點在1930年代中國發(fā)生的整體性變遷。結語部分先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再簡要分析美國文學對于1930年代中國文學現(xiàn)代化的參照性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