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千萬別上魔術的當


作者:麥克尼克,周舟     整理日期:2014-02-07 17:47:58

《千萬別上魔術的當》講述的是關于魔術的神經科學。書中以魔術作為切入點,講述認知神經科學的相關知識,從而揭示了魔術背后的秘密,進而從魔術背后的神經科學看穿日常生活中的小騙局。《千萬別上魔術的當》適合對魔術及神經科學感興趣的各類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StephenL.Macknik美國亞利桑那州巴羅神經研究所行為神經生理學實驗室主任,ScientificAmerican.com專欄作家,美國神經相關活動研究會(NeuralCorrelateSociety)創(chuàng)始人之一。好萊塢魔術藝術學院、英國魔術圈、美國魔術師學會及國際魔術師兄弟會的成員。SusanaMartinez-Conde美國亞利桑那州巴羅神經研究所視覺神經科學實驗室主任,美國神經相關活動研究會執(zhí)行主席。好萊塢魔術藝術學院、英國魔術圈、美國魔術師學會及國際魔術師兄弟會的成員。SandraBlakeslee神經科學專家,科學作家,長期為《紐約時報》科學版供稿,與人合著有TheBodyHasaMindofIt'sOwn、PhantomsintheBrain等。
  目錄:
  第1章穿變色衣的女人:視錯覺與魔法
  第2章彎曲勺子的秘密:魔術師為何專注于角度
  第3章偽造穹頂的老兄:藝術與科學中的視錯覺
  第4章歡迎觀看,千萬別眨眼:認知錯覺(一)
  第5章人群中的大猩猩:認知錯覺(二)
  第6章腹語者的秘密:多感官錯覺
  第7章印度通天繩:記憶力錯覺
  第8章期待與假設:魔術師怎樣愚弄你我
  第9章愿力量與你同在:選擇的錯覺
  第10章魔杖生效:錯覺關聯、迷信、催眠和瞎話
  第11章魔法城堡
  第12章魔術會消亡嗎
  后記終身受益:把魔法帶回家“我一直盼著有本書能從認知神經科學的角度來解釋魔術。本書正是我期待的那一本!
  StevenPinker,TheStuffofThought一書作者
  “史蒂芬和蘇珊娜是我認識的兩位最富創(chuàng)造力的科學家。他們不滿足于進行精妙的實驗,盡管已行之良多。他們決心探索神經科學與神奇魔術的交匯之所,比如視錯覺和拉斯維加斯的紙牌魔術。本書不僅會改變你對魔術和大衛(wèi)?科波菲爾的看法,還會改變你對人類思維的看法。”
  JonahLehrer,HowWeDecide及ProustWasaNeuroscientist兩本書的作者
  “這是一本原創(chuàng)性很強的書?茖W和魔術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都看似深奧難懂,實則巧妙而簡單,令觀者著迷。作者出色地發(fā)掘了這一相似性,并揭示了二者如何相互給養(yǎng)!
  VSRamachandran,PhantomsintheBrain一書作者【前言】
  克拉克第三法則:“大凡足夠高深之技術,都與魔法無異!
  尼文法則:“大凡足夠高深之魔法,都與技術無異!
  阿加莎?外差(“天才女孩”)眼中的尼文法則:“大凡足可分析之魔法,都與科學無異!
  
  你想知曉魔術的秘密嗎?無中生有的硬幣,隨心而變的紙牌,攔腰斬斷的妙齡女郎,彎曲的勺子,魚、大象甚至自由女神像瞬間消失……通靈者何以讀懂汝心?你又何以對屋內的大猩猩視而不見?千真萬確,還有人竟用牙齒銜住了子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莫去攪擾魔術師了,加入職業(yè)魔術師組織的新手必須起誓:“作為一名魔術師,我永遠不向非我族類泄露任何有關幻術之秘密,除非此人亦起誓守此約定。我永遠不在純熟掌握某一幻術前向外人演示。”這個組織好比兄弟會,個中規(guī)矩,如若違犯,必為同行所斥。
  既然如此,我等“麻瓜”又為何要著書立說呢?撇嘴想想,關于魔術的那些道行難道不是大都已盡人皆知了嗎?在亞馬遜書店搜索“魔術”,顯示有75000條結果;登錄YouTube,可以看到幾乎每一個魔術的演示,甚至常常是臥室中的一個七齡幼齒在父母舉著的攝像機前一秀身手;打開Craigslist網站,即可瀏覽各地的魔術愛好者們數不清的精彩破解。我們還能有何作為呢?
  實際上,可說的還不少,關于魔術的神經科學,本書是頭一本。如果你愿意,亦可稱之為神經魔術學(Neuromagic),在魔壇之旅開始時,我們就創(chuàng)造了這個詞。誠然,關于魔術史、魔術訣竅、新式道具及對魔術的心理學反應等方面,他人已著述頗豐,但我們準備從你的大腦下手,從根本層面上解釋人何以被花招迷惑、何以輕易受制于思維的騙術,最終揭示為何人必將受惑,且人們無時無刻地相互行詐:這是大腦產生注意力的方式,如此這般可節(jié)約腦資源,更適于人類生存。
  一如科學領域的求索,我們鉆研魔術純系偶然。我們是巴羅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神經科學研究者。這家位于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研究所是美國歷史最為悠久的獨立神經研究機構,目前亦是北美最大的神經外科醫(yī)療服務機構,每年實施6000余例顱骨切開手術。筆者均有各自的實驗室,斯蒂芬是行為神經生理學實驗室主任,蘇珊娜是視覺神經科學實驗室主任,還是史蒂芬的妻子。對大腦由被稱為神經元的諸多個體細胞構成的器官如何產生意識和自我感受,我們興趣濃厚。神經元在特殊回路中相互勾連,意識便隨即產生,這實在是個終極的科學問題,而神經科學正接近于揭曉答案。
  我們對錯覺的研究始于10年前,身為青年科學家的我們當時正想辦法提高名氣,并試圖引發(fā)公眾對視覺神經科學的興趣。2005年從事研究所工作后,我們在蘇珊娜的故鄉(xiāng)西班牙拉科魯尼亞組織了一年一度的歐洲視知覺大會。我們想用能吸引公眾和媒體目光的新形式來展示視覺科學。我們對于科學知識如何解釋視覺藝術方面的問題十分感興趣,瑪格麗特?利文斯通的工作是為一例,她解釋了蒙娜麗莎的微笑何以神秘莫測。我們也已經知道,視錯覺對理解大腦如何將未加工的視覺信息轉化為知覺至關重要。
  當時我們的想法相當簡單:要舉辦“年度最佳錯覺評選”。我們要求科學界和藝術界提供各種新的有關視錯覺的案例,并收到了70多件。接下來包括科學家、藝術家和普通大眾在內的評委評出10件最佳,并最終選出前三甲。這一評選大獲成功,迄今已舉辦7個年頭了,網絡瀏覽人數每年翻番,目前網站(http://illusionoftheyear.com)年瀏覽量約500萬次。
  鑒于評選大獲成功,意識科學研究聯合會(ASSC)邀請我們主持聯合會2007年度會議。該聯合會由神經科學家、心理學家和哲學家組成,旨在理解有意識的體驗如何從無心智的、單體無意識的腦細胞中產生。
  最初我們建議在大本營鳳凰城舉辦,但旋即遭到聯合會委員會否決,理由是鳳凰城的仲夏有如煉獄。天啊,他們的建議是拉斯維加斯。六月的拉斯維加斯和鳳凰城一樣酷熱難當,再玩上幾盤輪盤賭,消受一下歌舞女郎的膝上艷舞,摩擦力反倒令人更火熱幾分。顯然,意識研究領域的同儕想找點樂子,為思想實驗添些情趣。
  拉斯維加斯果然不負眾望。2005年10月前往踏勘,我們在航班上尚在自忖:怎樣提升公眾對意識研究的關注度呢?再搞一場評選可不行。飛機準備降落拉斯維加斯機場的那一刻,我們有了些頭緒。透過舷窗,自由女神像、埃菲爾鐵塔、噴發(fā)的火山、太空針塔、獅身人面像、卡米洛特城、大金字塔盡收眼底。接下來的幾天我們預定會議酒店,往返于拉斯維加斯大道時,途徑阿拉丁城堡、威尼斯大運河和金銀島,它們看起來怪異而不真實。對!這就是大會的主題!廣告牌、出租車和公共汽車上掛滿魔術師的巨幅肖像:佩恩與特勒、克里斯?安吉兒、麥克?金、蘭斯?伯頓、大衛(wèi)?科波菲爾。他們對你投以頑皮的目光和令人迷醉的笑容,突然讓人覺得這些變戲法的好像是“奇異世界”中的科學家。這些“二重幽靈”對注意力和意識的理解比真正的科學家更勝一籌,他們將之運用于娛樂、探囊取物、讀心術、蒙騙等技藝,簡直形同兒戲,甚至還留著怪誕的胡須。
  作為視覺科學家,我們知道數百年來有關視覺系統的重要發(fā)現是由藝術家做出的,視覺神經科學通過研究藝術家們在知覺方面的技藝和想法,獲取了大量關于大腦的知識。正是畫家而非科學家發(fā)現了透視和遮蔽的法則,使平坦畫布上的顏料看上去有優(yōu)美的景深。現在我們認識到魔術師是另一類藝術家,他們的工具不是形式和色彩,而是注意力和認知力。
  魔術師差不多整晚都在為觀眾做認知科學實驗,甚至比實驗室中的科學家更有成效。這么說可能會招致同行不滿,發(fā)來泄憤的郵件很快會充斥我們的收件箱,但請容我稍加解釋,認知神經科學的實驗極易受觀察者狀態(tài)的影響。如果實驗對象知道、猜得出或自以為猜得出實驗內容,實驗數據往往混亂或難以分析,以致此類實驗脆弱而拙劣,非采用特別的控制措施難以保證實驗數據的純粹性。
  魔術就大不相同了。魔術檢驗了眾多與我們的研究相同的認知過程,卻出乎意料地簡單易行,而全體聽眾是否知曉自己正被愚弄毫無影響,每場演出的每個花招均可奏效,夜夜如此、代代如是。我們在想,實驗室里的情況也這么干凈利落該有多好,要是我們在操縱注意力和認知力方面有他們一半的能耐,將會取得何等的進步呢?
  主意就這樣冒出來了:讓科學家和魔術師聚到一塊,讓科學家學學魔術師的技藝,掌握些魔術師的本領。
  問題是我們對魔術一竅不通,和魔術師也無一面之緣,甚至都沒現場觀摩過一場魔術表演。多虧我的同事丹尼爾?丹尼特,事情才有了轉機。丹尼特是科學家、哲學家,還恰好是詹姆斯?蘭迪的好朋友。“神奇的蘭迪”是大名鼎鼎的魔術師,也是數十載致力于戳穿超自然現象的懷疑論者。蘭迪給我們回了信,強烈認可了我們的想法,他說他還認識另外3位魔術師,也非常適合我們的計劃。他們是佩恩與特勒組合中的特勒、麥克?金和約翰尼?湯普森。他們都住在拉斯維加斯,并對認知科學有濃厚興趣。幾個月后,特勒的朋友、“紳士小偷”阿波羅?羅賓斯也加入了我們。本書大部分內容是與這些天才魔術師們交流的結果。
  于是我們開始了有關魔術神經學基礎的發(fā)現之旅,接下來幾年里我們赴世界各地向魔術師拜師學藝,并發(fā)明了神經魔術科學。我們甚至編排了自己的魔術表演,并打算在世界最負盛名的魔術俱樂部好萊塢魔術城堡亮相,我們算得上名副其實的魔術師了,本書第11章還要對此詳述一番。
  魔術之所以奏效是因為人的注意力和認知方式是與生俱來并可操縱的。明白了魔術師如何控制思維,那些廣告策略、商務談判及人際交往中的各類招數就不難理解了。要弄清魔術是怎樣影響觀者思維的,我們要先揭示認知的神經學基礎。
  拉一把椅子來吧,本書將為你講述最偉大的魔術表演發(fā)生在你大腦中的
  魔術。






上一本:好玩的數學:數學美拾趣 下一本:失落的奧義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千萬別上魔術的當的作者是麥克尼克,周舟,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