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西域余聞
作者:陳舜臣,吳菲 整理日期:2014-02-08 13:16:06
本書是一本關于絲綢之路的歷史隨筆合集。前半部分以絲綢之路相關文物為主軸,后半部分以沿途見聞為切入點,從古都西安到帕米爾高原,從汗血馬到夜光杯,兩千多年來,東西方文化交流遺落在絲綢之路上的文物和逸聞趣事盡在其中。細膩穩(wěn)健的筆致,娓娓道來的敘述,帶領讀者踏上跨越時空,縱橫自在的歷史之旅。 作者簡介: 陳舜臣,他是生于日本的華裔作家,他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大師級人物,他一生充滿傳奇,獲獎無數,他是一位實力派作家,他深受柏楊、司馬遼太郎的推崇。他的作品風行日本四十年,他著述等身落落大滿百余種,作品風靡銷量多達兩千萬,推理小說、歷史小說、隨筆游記,無一不舉重若輕娓娓寫來。他是第一位囊括直木獎、江戶川亂步獎和推理作家協會獎的推理小說家。 目錄: 陳舜臣(1924—) 他是生于日本的華裔作家 他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大師人物 他一生充滿傳奇,獲獎無數 他是一位實力派歷史小說家 他深受柏楊、司馬遼太郎的推崇 他的作品風行日本四十年 他著述等身百余種 作品風靡銷量多達兩千萬 歷史小說、推理小說、隨筆游記 無一不舉重若輕娓娓寫來 身居海外遠觀國史 歷史命運帶來的漂泊感 造就了陳舜臣作品中尋找身世的主題 陳舜臣已成為日本的重要文化現象陳舜臣(1924—) 他是生于日本的華裔作家 他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大師人物 他一生充滿傳奇,獲獎無數 他是一位實力派歷史小說家 他深受柏楊、司馬遼太郎的推崇他的作品風行日本四十年 他著述等身百余種 作品風靡銷量多達兩千萬 歷史小說、推理小說、隨筆游記 無一不舉重若輕娓娓寫來身居海外遠觀國史 歷史命運帶來的漂泊感 造就了陳舜臣作品中尋找身世的主題 陳舜臣已成為日本的重要文化現象【所獲主要獎項】 江戶川亂步獎:日本推理小說界“登龍門”的獎項 直木文學獎:日本文學最權威的獎項 吉川英治文學獎:日本大眾文學領域的重要獎項 推理作家協會獎:日本推理小說最高獎項 讀賣文學獎:日本文壇門類最齊全的獎項 大佛次郎獎:日本優(yōu)秀散文作品獎項 日本藝術院獎:日本文化藝術界最高獎項以外族人折服日本的只有陳舜臣! 陳舜臣這個人,存在就是個奇跡!抉R遼太郎 中國的歷史最久,中國的歷史書冊最多,可是中國人對歷史也最懵懂!往事一片空白,遂使我們成為一個沒有根的族群。不是我們忘本,而是史學家、文學家沒有把艱澀的古文史書轉化成現代語文,沒有把所謂學院派刻板的敘述,轉化成趣味盎然的大眾言語。如今,陳舜臣先生,這位文化界的巨手,擔起這項重任,他一系列的歷史故事,使斑斑史跡,變成生龍活虎!——柏楊 像陳舜臣這樣有成就的作家,可能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再有!扒盁o古人,后無來者”,這就是陳舜臣之所以為陳舜臣的理由。 沒有任何作家像陳舜臣那樣用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夾縫中生存的刻骨銘心的生活體驗去深入思考未來的。他這樣做的出發(fā)點當然是研究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間的差異并從事創(chuàng)作活動!井x耕一郎 二西域的汗血馬《史記·大宛列傳》里有這樣的記載:多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大宛指中亞的費爾干納地區(qū),現屬于烏茲別克斯坦。大宛名馬汗流如血,故名“汗血馬”。如《史記》記載,汗血馬的祖先是天馬之子,因此別名又叫“天馬子”。那么,被看做是汗血馬遠祖的天馬是什么呢?現代人聽到“天馬”這個詞,大概會立刻聯想到希臘神話中的珀伽索斯。英雄珀爾修斯殺死妖怪,從妖怪的傷口里跳出珀伽索斯和克律薩俄耳。珀伽索斯本是雷電之神,后來成了英雄柏勒洛豐的坐騎。天馬珀伽索斯在皮萊內飲泉水的時候,被柏勒洛豐馴服,被迫與他同去制服妖怪。一同升天的時候,珀伽索斯卻故意使柏勒洛豐從自己的背上摔下來。關于馬長翅膀的想象并非毫無根據。形容馬跑得快時,我們常說“猶如插上翅膀”、“疾馳如飛”,應該說這是很自然的聯想。1974年,我訪問了中國西安市近郊的乾縣。西安是唐朝國都長安的所在地,乾縣有合葬著唐高宗(628—683)及皇后武則天(624—705)的乾陵。乾陵的四周是皇族及功臣的陪冢。其中永泰公主及章懷太子陵墓內出土了極為精湛的壁畫,在日本也曾有過介紹。乾陵是大唐黃金時代最高權力者的陵墓,規(guī)模極其宏大。以天然山丘為陵,據說迄今為止不曾有過被盜的跡象。發(fā)掘乾陵的那一天劍來之時,不知會有多么驚人的文物出土。我們將拭目以待。在陵墓的司馬道上陳列石人石獸是中同獨有的習俗。乾陵的司馬道也排列著石人石獸。北京近郊有明十三陵,最古的陵墓距今不過五百余年而已。其中游客光顧最多、被稱為“地下宮殿”的定陵則是三百多年前的陵墓。與之相比,唐朝的乾陵自建成起,已經過了約一千三百年。在排列成行、歷經歲月磨洗的石人石獸之中,我發(fā)現了一座真正的珀伽索斯像!皳f這是位于世界最東端的有翅膀的天馬像!碑數氐奈奈锕ぷ髡哌@樣介紹。毫無疑問,希臘神話中的珀伽索斯是西方世界的產物。但是帶翅膀的天馬并未一直停留在西方,而是一路往東流傳,在7世紀的唐朝,長安已經建造了它的石像。而長安以東,不再有類似珀伽索斯的形象。乾陵的天馬像說明,被稱為“絲綢之路”的這條東兩方文明交流的通道,其東端的終點正是長安。到底是誰建造了天馬像?唐朝的長安是一座同際化都市,胡人眾多。所謂胡人,主要指波斯人。古詩里也可見到描述長安酒家的胡姬惱煞客人的詩句。想必不只在酒家的陪酒女子中有胡人,石匠之中應該也有胡人,也許正是他們雕琢了天馬像。熱愛古代文化的人,站在石雕前凝望它,一定會問:“這是否就是汗血馬的祖先呢?”在立著天馬像的乾陵司馬道兩側,聳立著高大的石碑,面朝陵墓,左側的石碑上刻著武則天為自己歌功頌德的碑文,右側是一座無字碑,建立時未曾刻字,足特意為后人留下的空白。武則天似乎深信后人將會毫不吝惜地歌頌自己,或許她以為后人會在石碑上密密麻麻地刻上贊譽的碑文吧。能夠立這樣一座無字碑,武則天的自信可謂不同凡響。往日的無字碑如今已被密集的碑文所覆蓋。碑文不只是漢字,還夾雜著女真文甚至西夏文。不過,與武則天的期待相反的是,碑文里稱贊的文字遠遠不及相反的意見那么多。據說那塊從一開始就刻著碑文的石碑長久以來一直伏倒在地,直到解放后才被重新立起。上天加以痛擊的是自贊的一方。希臘神話中的珀伽索斯是有翅膀的,而中同人想象當中的天馬則沒有。關于汗血馬及它的祖先天馬,有著各種各樣的注釋與解說,卻都未曾提及翅膀的問題。所以,是否可以認為,乾陵的天馬像并非漢人而是胡人石匠的作品呢?根據《史記集解》的記述,大宛國有高山,山上有馬,人們無法將其捕捉到手。無奈之下放養(yǎng)五色母馬于山下,與其交配后生下的馬駒即汗血馬。故而汗血馬又叫“天馬子”!榜x”指兩歲馬。另一說則認為,六尺以上為馬,六尺以下為駒。無論哪一說,駒均指年幼的馬!妒酚浖狻肥5世紀的文人裴駟的著作,從中可以了解到當時對汗血馬的由來所作的解釋。裴駟的父親裴松之著有《三國志注》。裴松之是山西省聞喜人,曾任職于南朝劉宋朝廷,其子裴駟應生長于江南。中國有“南船北馬”之說,裴駟對于馬大概不是那么了解。即便如此,裴駟卻得到“駟”(淺黑帶白的雜毛馬)這樣一個與馬有緣的名字。有趣的是,他名“駟”,字“龍駒”。說到龍駒,7世紀唐初的時候,三藏法師玄奘所著《大庸西域記》里記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屈支國(也寫作龜茲,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庫車)東部有龍池,池中諸龍易形與母馬交合,遂生龍駒。但是,那龍駒暴烈不羈,無人能夠駕馭。直到龍駒的第二代,人們才得以將它馴服!璓17-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