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絲·古德曼,體驗式歷史學(xué)家,BBC維多利亞時期系列紀(jì)錄片主持人,BBC紀(jì)錄片歷史顧問,歷史類暢銷書作家。 英國歷史學(xué)家,主要研究英國社會生活及家庭生活。她因親身體驗近代及古代的日常生活而被譽為體驗式歷史學(xué)家,曾主持BBC《維多利亞時期的農(nóng)場》《維多利亞時代的藥鋪》《城堡的秘密》《愛德華農(nóng)場》等多部紀(jì)錄片。她在維多利亞時期的農(nóng)場中待了一年。 她體會了工業(yè)時代的生活,并寫下本書,不僅將維多利亞時代更私密的信息公之于眾,更將一些個人的“穿越式”體驗融入其中。 古德曼為各類機構(gòu)提供咨詢服務(wù),并與英國博物館、劇院和教育機構(gòu)有合作。此外,她與他人合著的《維多利亞時期的農(nóng)場》(BBC同名書)曾位列《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古德曼也曾擔(dān)任BBC迷你劇《狼廳》的歷史顧問。 露絲·古德曼是“體驗式歷史”這一領(lǐng)域的女王,并且還將持續(xù)很長時間! ——西·沃斯利(Lucy Worsley) 著名歷史學(xué)家、“歷史皇家宮殿基金會”總館長 《百年都鐸王朝》再現(xiàn)了英國歷史上那段耀眼、迷人的時期,提醒我們歷史從不像想象得那么遙遠。 ——吉納維芙·瓦倫。℅enevieve Valentine) 著名科幻小說作家,最佳新小說《假面》 這部描寫都鐸時代生活的作品,文筆生動,資料可信。其獨特之處在于,露絲·古德曼身體力行,像都鐸人一樣睡覺、吃飯、洗涮和穿衣,親身體驗了那個時代的生活。有幾位作家能做到這種地步呢? ——特雷西·鮑曼(Tracy Borman) 暢銷書《托馬斯·克倫威爾》作者 本書令人沉迷……人們相信可以從客觀的角度看待歷史,但其看法仍常常流于片面,對于人的需求和本性的理解,亦是如此……比起《狼廳》(Wolf Hall)中的華貴服飾和豪華宮殿,了解普通人如何辛苦謀生顯然更具啟迪意義。 ——勞拉·米勒(Laura Miller) 時尚網(wǎng)絡(luò)雜志《沙龍》書評家 作為一名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露絲·古德曼對與歷史相關(guān)主題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觀眾會不由自主地追隨她的腳步。真是太有感染力了!其書亦然,從第1章起,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蕾切爾·格林(Rachel Green) 露絲·古德曼不僅研究了都鐸生活的諸多方面,而且親身體驗了一把。如果你著迷于幾個世紀(jì)前的生活,本書將為你打開穿越到過去那個世界的大門。 ——利茲·米勒·布斯(Liz Miller Boose) 露絲·古德曼這部走進歷史的最佳新力作,給人以思想的啟迪和美的享受……它向讀者展現(xiàn)了都鐸時期的各種生活情景,比如民眾在周日下午練習(xí)射箭,亨利八世身著深紅色綢緞緊身上衣打網(wǎng)球,人們在睡前作禱告等等,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紐約時報書評周刊》(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露絲·古德曼利用翔實的研究資料和親身體驗,再現(xiàn)了歷史。她對生活在都鐸時代英國人日常生活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以時間為序,以清晨起床開篇,以入夜就寢收尾,還原了都鐸人一天的生活,書中包含都鐸人服飾、飲食、教育以及生活的其他方方面面。 ——《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 此書是歷史學(xué)家露絲·古德曼繼《成為一名維多利亞人》(How to be a Victorian)之后的又一力作。通過發(fā)掘咨詢手冊、詩歌、信函、莎劇,甚至烹飪書,作者細膩地刻畫了都鐸時代英國的生活畫面……史實歷歷在目,栩栩如生。 ——《科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 檢視16世紀(jì)生活的怡人之作…… ——《衛(wèi)報》(The Guardian) 閱讀歷史書籍,鮮有如此樂趣。 ——《泰晤士報》(The Times) 。督z·古德曼對都鐸生活的)熱情,令人振奮,極具感染力。 ——《波士頓環(huán)球報》(Boston Globe) 在英國歷史上,都鐸王朝雖不是最動亂的時期,但是自1485年8月亨利·都鐸在法國的援助下殺死理查三世,奪取王位,建立都鐸王朝到伊麗莎白一世離世的120余年間,共經(jīng)歷了六代君主,可謂英國君主專制歷史上的黃金時代——英國從封建主義走向資本主義,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使英國脫離了羅馬教廷的控制。因而,這一時期在英國歷史長河中也留下了濃妝重抹的一筆。亨利七世的神秘身世背景、亨利八世的殺妻偏執(zhí)狂傾向、瑪麗一世的血腥統(tǒng)治、伊麗莎白一世的終身未嫁以及簡·格雷(Jane Grey)郡主的短命繼位都具有傳奇色彩,充滿了戲劇性,更是人們在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談資。 對于現(xiàn)代出版的“主流歷史”,即所謂的“正史類”書籍,讀者大體上是認可的,因為它們大多基于史料,有史可查,有證可考;另外,讀者可以從整體上把握歷史的進程。而“非主流歷史”書籍則屬于另類,它們往往以獨特的觀察視角、幽默風(fēng)趣的語言、不拘一格的筆法寫就,多多少少帶有作者強烈的主觀成分。也有人認為,像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國》和閻崇年先生的《明亡清興六十年》這樣的書,集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是介于主流歷史與非主流歷史間的“正說歷史”。我們將本書歸于另類歷史書,主要考慮到它有以下幾大特點(也是本書的幾大看點): 首先,本書采用的研究方法——親歷歷史法與文獻法相互結(jié)合,卓爾不群。那么,什么是親歷歷史法呢?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Clinton)的夫人希拉里(Hillary)寫過一本自傳體的書,記述了她和丈夫八年的白宮生活以及國內(nèi)外的重大事件?肆诸D夫婦二人堪稱“親歷歷史”的主角,這我們很好理解,但是本書的作者露絲·古德曼又是怎樣親歷歷史的呢?難道她穿越回都鐸王朝了嗎?這顯然不可能。 古德曼是研究英國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歷史學(xué)家。她在充分研究都鐸時代歷史的基礎(chǔ)上,在自己重新創(chuàng)造的都鐸世界中進行實驗或?qū)嵺`,探索真實的都鐸世界,不僅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且驗證和糾正了一些史書上不正確的論述。例如,為了驗證都鐸人靠更換貼身衣服而不洗澡來消除體臭的辦法是否真實時,古德曼進行了三個月的嘗試。而為了研究都鐸時代人們睡覺時的用床情形,古德曼睡過那個時期幾乎所有種類的床或“床墊”包括在秸稈床和地上睡覺的體驗。她和同事們進行的一項長達6個月的實驗,證明了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的觀念是錯誤的。后者認為英國人極不講究,對地上鋪撒的燈芯草不管不顧,以致“上面都是痰、嘔吐物、人尿、狗屎、啤酒漬、魚碎和其他難以形容的惡心東西”。 盡管在燈芯草這件事情上,古德曼有試圖挽回英國人面子的嫌疑,但她談及了哪些草的秸稈最柔軟,哪些秸稈在干燥時會散發(fā)出鮮草般的清香;按照都鐸時代的方法制作面包時,哪些是需要磨得很細的優(yōu)質(zhì)面粉;溫?zé)岬男迈r液體酵母,需要大火烘烤才能好吃;哪些弓箭是需要臂力過人的大力士才能拉開的……所有這一切都是作者“親歷”之后才來言說,既還原了歷史原貌,又為骨干的史實增添了血肉。 其次,本書的另外一大特點是觀察的視角比較獨特,另辟蹊徑。作者古德曼將聚光燈對準(zhǔn)的大多是都鐸平民,描繪了他們從破曉到就寢的普通生活,話題涉獵廣泛,從衣食住行到工作、教育、娛樂。從表面上看,這些話題都各自為政,互不相干,但將這些碎片化的普通生活場景放入都鐸王朝的大歷史背景下時,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的良苦用心:以小見大。那些描畫精細的單個拼圖,共同構(gòu)筑的是都鐸王朝歷史的大圖景。 譬如,穿衣戴帽屬于個人喜好,在普通人看來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在古德曼看來,它們深受法令法規(guī)、階層特權(quán)和經(jīng)濟條件等因素的限制。來自底層的男性勞動者尤為受限,如果他們穿戴了特定社會階層的人才允許穿的某些面料和顏色的服飾,他們就違反了法律。通過對比數(shù)個家庭的日常賬簿,古德曼也同樣發(fā)現(xiàn),貧苦家庭大多只有粗質(zhì)面包果腹,稍好一些的家庭會食用切特面包和家常面包,但不會有優(yōu)質(zhì)的白面包。 這些日常小事看似簡單,卻反映出英國君主專制統(tǒng)治下的現(xiàn)實:等級制度森嚴,皇室成員和貴族在各方面都享有特權(quán),而真正的勞動者吃不飽,穿不暖,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當(dāng)古德曼說,普通女性和宮廷女性的別針用量是四五個與上千個的差別時,我們認為她并不是想簡單地羅列數(shù)字而已,而是“別有用心”。 14~16世紀(jì),英國奢靡之風(fēng)盛行,統(tǒng)治者為此頒布了一系列抑奢法令。但古德曼在法庭卷宗、當(dāng)票、遺產(chǎn)清單等物證中發(fā)現(xiàn),農(nóng)民、鄉(xiāng)紳、約曼和富裕市民僭越法律著裝和利用服裝進行詐騙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她想揭示的是抑奢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抑奢法制定的一個目的就是想維護身份等級秩序,但這些法令已不適應(yīng)16世紀(jì)等級結(jié)構(gòu)的急劇變化;抑奢法制定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想通過禁止人們購買進口布料來限制大量資金外流,但是16世紀(jì)的英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奢侈之風(fēng)顯然已無法阻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