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宕松男編著的《契丹古代史研究》第一編、第二編就是這樣從年代上,從下而上進行探討。首先是從圖騰氏族開始的契丹族分裂構(gòu)成兩個半族,繼而兩個半族進化而為一個部族,我們可以這樣,大致把它抽象的公式化。通過這樣的上、下關(guān)系,大體上建立了契丹部族社會的骨骼。但這畢竟是沒有血肉的骨骼,所設(shè)的社會構(gòu)造,無論如何是人活在其中的,他們共同地生長發(fā)育,逐漸衰老。這里既然是人的集團經(jīng)營生活的場所,特別著眼于觀察和記敘社會連續(xù)發(fā)展的歷史學,就能在這里發(fā)揮其作用。第三編就是從這一觀點出發(fā),為掌握契丹部族社會的變遷和發(fā)展而寫的。 愛宕松男編著的《北方民族史譯叢:契丹古代史研究》共由三編十一章所組成,要特別著重指出的是,作者對于古代北亞游牧部落有深刻的理解,又有社會學方面的素養(yǎng),所以能把上述中國史料和散見于《遼史》的契丹族自己的傳說,巧妙地加以揉合和對比,從而清楚地反映出契丹部族制社會的情況,在許多方面顯示了作者自己的灼見卓識,解答了過去存在的疑問。例如他指出契丹部族自始至終都是由耶律、蕭兩姓組成的集團,他們之間有一種半族結(jié)合關(guān)系,因而使史實與傳說涇渭分明。此外,還有一點是在作為《北方民族史譯叢:契丹古代史研究》重點的第三編中,對于迄今為止幾乎令人有架空感的遙輦氏Kitai的實在性進行了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