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野蠻人學(xué)習(xí)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公元前340年,趙武靈王繼位。 他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當(dāng)時被認(rèn)為不可一世的秦國滅掉。 愿望歸愿望,最終還是得面對現(xiàn)實。 此時的趙國,四周強鄰環(huán)視,東北是燕國,東南是強大的齊國,西面是剛剛經(jīng)歷“吳起變法”且曾經(jīng)攻占邯鄲達(dá)三年之久的魏國,南方則是“超級大國”楚國。 處于這種境地,趙國注定成了各諸侯國眼中的一塊“肥肉”。 令人喪氣的是,在和這些大國的戰(zhàn)爭中,趙國不是城邑被占,就是大將被擒,甚至連中山這樣的小國也時常來侵?jǐn)_。 趙國地處北方,經(jīng)常與林胡、樓煩、東胡等游牧民族接觸。這些人身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zhàn)都十分方便。趙武靈王對這些游牧民族的騎射本領(lǐng)深表嘆服,他不只一次對手下人說:“胡人來如飛鳥,去如絕弦,帶著這樣的部隊馳騁疆場哪有不取勝的道理!” 為了富國強兵,趙武靈王提出了“著胡服、習(xí)騎射”的主張,決心向這些“野蠻人”學(xué)習(xí),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但胡人在當(dāng)時卻被中原人普遍鄙視。“胡服騎射”的命令還沒有下達(dá),就遭到了許多皇親國戚的反對。 “那是一群未開化野蠻人,披著頭發(fā)圍著獸皮,成何體統(tǒng)!” “我們堂堂華夏,衣服飄逸而大器,怎么能穿這些原始人的衣服呢?” “我們一直就以步兵和戰(zhàn)車為主來進(jìn)行作戰(zhàn),改成騎兵有沒有效果還很難說!” …… 大臣肥義對趙武靈王說:“辦大事不能猶豫,只要對富國強兵有利,就不要拘泥古人的舊法! 趙武靈王聽后堅定了改革的信心,他說:“譏笑我的都是些蠢人,明理的人一定會支持我! 第二天上朝時,趙武靈王穿著胡人的服裝走進(jìn)了王宮。大臣們一見,都吃了一驚。 趙武靈王把改穿胡服的好處向眾人耐心講了一遍,可是大臣們總覺得這件事太丟臉,不愿意這樣做。 公子成是趙武靈王的叔叔,十分頑固。他聽到趙武靈王要改穿胡服,干脆裝病不上朝。趙武靈王派人去請,傳話說:“我想改變傳統(tǒng)的教化,改穿胡服,您作為國家重臣卻不支持,我為此十分憂慮。古人說,普及教育要從平民開始,推行政令上層應(yīng)該帶頭奉行。所以,我要仰仗您的聲望來完成胡服的變革。” 公子成對使者說:“中原之國是圣賢教化、行禮作樂的地方,邊陲的少數(shù)民族無不景仰。如今大王舍棄這些傳統(tǒng)習(xí)俗,去因襲胡服,老臣恕難從命! 聽了使者的回話,趙武靈王親自去公子成處拜訪。他說:“我國東面有齊國、中山國,北面有燕國、東胡國,西面有樓煩國,并且與秦國、韓國接壤,沒有騎兵,怎能守衛(wèi)?中山國雖小,但它倚仗齊國強大,屢次前來侵犯,俘虜我國民眾,引水圍部地,若無土神、谷神保佑,鄗地幾乎守不住,先君為此感到羞恥?墒鞘甯改w就中原國家的習(xí)俗,不穿胡服,忘了部地恥辱,這不是我期望的!”公子成最終被說服了。 趙武靈王趁熱打鐵,立即賞給他一套新式胡服。次日朝會上,文官武將一見公子成也穿起胡服來上朝了,都沒有話說,只好改穿胡服了。緊接著,趙武靈王又號令士兵學(xué)習(xí)騎馬射箭,不到一年,就訓(xùn)練出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 次年春,他親自率領(lǐng)騎兵打敗了中山國,收服了林胡和西北方的幾個游牧民族。到了實行“胡服騎射”后的第三年,中山、林胡、樓煩都被收納入了趙國的版圖。 從此,趙國興盛強大起來,終于可以與其他強國分庭抗禮了。 小知識 晚清梁啟超對趙武靈王尤為推崇,他說:“商周以來四千余年,北方少數(shù)族世為中國患,華夏族與戎狄戰(zhàn)爭中勝者不及十分之一,其稍為歷史之光者,僅趙武靈王、秦始皇、漢武帝、宋武帝四人!彼踔练Q趙武靈王為黃帝以后的第一偉人。 P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