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甬上風華


作者: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整理日期:2021-11-18 19:29:42


  為傳承保護海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開始,在區(qū)委、區(qū)政府的重視下,全區(qū)廣大文化工作者和業(yè)余普查員齊心協(xié)力,按照不漏街道村鎮(zhèn)、不漏項目、不漏藝人、不漏線索的原則,區(qū)文化館、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組織了近200名調查者,歷時20多個月,走訪足跡遍及全區(qū)8個街道75個社區(qū)(行政村),調查對象涉及老市民、老文化工作者,老民間藝人,搜集了素材4000余條。在此基礎上,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編著的《甬上風華————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觀 海曙卷》這一豐碩成果。
  為傳承保護海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開始,在區(qū)委、區(qū)政府的重視下,全區(qū)廣大文化工作者和業(yè)余普查員齊心協(xié)力,按照不漏街道村鎮(zhèn)、不漏項目、不漏藝人、不漏線索的原則,區(qū)文化館、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組織了近200名調查者,歷時20多個月,走訪足跡遍及全區(qū)8個街道75個社區(qū)(行政村),調查對象涉及老市民、老文化工作者,老民間藝人,搜集了素材4000余條。在此基礎上,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編著的《甬上風華————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觀 海曙卷》這一豐碩成果。
  在《甬上風華————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觀 海曙卷》收錄的46篇民間文學和25篇民間習俗中,以城市歷史建筑(如城門、橋梁、佛塔、廟宇、街巷、樓宇等)、城市歷史事件(建城、鑿湖、筑堰、架橋及抗金、抗倭、抗清等)、城市歷史人物(如黃晟、王應麟、張蒼水等)為主要載體,大部分涵蓋或代表著整個寧波的城市歷史脈絡、精神風骨、文脈肌理。同時,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xiàn)狀或傳承結果也有較為詳細的記載。而13篇傳統(tǒng)技藝、6篇民間藝術很大程度上都是寧波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如t·四明南詞”、“寧波灘簧”等。





上一本:不列顛與歐洲中世紀晚期歷史大觀 下一本:長子縣志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甬上風華的作者是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