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經》及《吃飯》作者新作,章小東在《文景》雜志及《南方周末》的“私信”專欄作品集合!冻咚丶分械拿恳黄恼露际且环庑牛瑢懡o她文學上的先輩、老友,或是雖不得見面卻神交已久的故人!冻咚丶愤原那些文學史上赫赫有名人物背后的真實,完成個體化的生命記實;其中既有不為人知的文壇秘聞,也有作者獨到的觀察見解。 作者簡介: 章小東,現(xiàn)代文學大師靳以之女。出身名門,本應成為閨閣中的上海小姐;命途多舛,最終為吃飯遠渡異鄉(xiāng)。在美國端過盤子,打過零工,卻依然守著自己的文學故鄉(xiāng)。當年許多老一輩的文學巨匠都是她家的座上賓,到了異鄉(xiāng)以后,更有國內外的文化名人叩響她的家門。雖然她已經不再迷信“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卻依舊筆耕不輟,將自己的半生漂泊寫成《火燒經》《吃飯》兩部書稿,驚艷文壇,成為“最老練的小說新手”。 目錄: 自序 墻(致巴金)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致張充和) “鹿園”的守望者(致聶華苓) 迷霧當中的紅樓一夢(致端木蕻良) 予唯不食嗟來之食(致莫言) 今夜的更聲打著了多少行人?(致辛笛) 洋場惡少(致施蟄存) 從“禮物”到“遺物”(致朱安) 含英咀華(致王元化) 鍥而不舍久必有成(致李俍民) 你是《收獲》的主編(致父親) 私奔(致母親) 假如(致孫寒冰) 一條河(致蕭紅)自序 墻(致巴金)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致張充和) “鹿園”的守望者(致聶華苓) 迷霧當中的紅樓一夢(致端木蕻良) 予唯不食嗟來之食(致莫言) 今夜的更聲打著了多少行人?(致辛笛) 洋場惡少(致施蟄存) 從“禮物”到“遺物”(致朱安) 含英咀華(致王元化) 鍥而不舍久必有成(致李俍民) 你是《收獲》的主編(致父親) 私奔(致母親) 假如(致孫寒冰) 一條河(致蕭紅) 江南才子(致黃源) 陽臺上的張看(致張愛玲) 多變(致柯靈) 紅色知識分子(致羅竹風) 一座山(致高行。 死了沒有遺憾活著也很高興(致夏志清) 人生有如大海行船(致孔羅蓀)文學史上的這些著名人物,在小東的筆下以某種特殊的真實躍然紙上。 ——余華章小東的《尺素集》……稱得上文筆如刀。 ——《深圳晚報》予唯不食嗟來之食莫言先生: 你好。想起來這些天你家的電話一定打到“爆”,又因為自己的電郵地址不會出現(xiàn)在你的名單上,弄不好直接進了垃圾郵件,于是便用這種現(xiàn)代人早已拋棄的老古董的方式——寫信。 打開電腦搜索你的名字,跳躍出來的都是有關諾貝爾獎的消息,而我的腦海里卻重疊隱現(xiàn)了十二年前的景象。那時候的你,當然還不是諾貝爾獎的得主。你和所有到我家里來的作家朋友一樣,隨隨便便地坐在我家的餐桌旁邊喝茶、吃飯。我忘記了有沒有喝酒,我想在這個異鄉(xiāng)異地,我拿不出“紅高粱”,你說有一頓中國飯就很好。記得那是本世紀第一個陽春似錦的三月,可是在美國的東部,仍舊還有些乍暖還寒的感覺。我生怕你不習慣,把房間里暖氣開到很熱。你熱了,但是仍舊包裹著那件筆挺的西裝,顯然有些拘謹。事實上比你還要拘謹?shù)膽撌俏遥驗樵诋敃r我只讀過了你的一部長篇和一個短篇。后來的一些作品對我來講有些生澀,讀起來很吃力,所以都沒有讀到最后。那個短篇的名字我已經忘記,內容卻十分清晰,講的是一個“你”在回鄉(xiāng)的野地里,撿到了一個被人丟棄的女嬰,沒有辦法處置,那種無奈、碰壁,特別是尷尬,讓我忘記了這是一個諷刺故事,在哭笑不得當中平白無故地生出來許多同情。這就是一個作家最成功的本事,可以從紙上伸出兩只手,把讀者帶進自己的世界,和你一起感受人生的甜酸苦辣。 我在這里要特別提起的還是在當時我唯一閱讀過的你的那部長篇,這就是《紅高粱》。閱讀《紅高粱》是因為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電影剛剛出籠,熱門得一塌糊涂,我買不到電影票,只好到單位圖書館借來你的小說。 雖然是圖書館的書籍,卻是嶄新的,大概都去看電影了,冷落了真正的原版。還記得我是在上班的時間,偷偷打開了這本《紅高粱》,躲在辦公室的角落里開始閱讀,不料立刻就被吸引了。我一頁一頁地閱讀過去,忘記了窗外的太陽早已跌落到了大海的另外一邊,眼睛里仍舊被一片鮮紅映照。那里面濃厚的血腥攪拌著醇醉的酒香,被土地淫蕩得神魂蕩飏。 這以后我便拒絕觀看電影《紅高粱》,我以為你的小說老早就轉化成了電影,一幕幕地印刻在我的腦子里,這是比電影更加精彩的電影。那里面有得是影像、色彩、聲音,甚至都可以聞到其中的味道。這味道里面除了鮮血、老酒、人體以外,還有的就是土地。這是一片原始的土地,養(yǎng)育了一群原始的純種的中國人。 我有些糊涂了,為什么合上小說仍舊逃脫不了小說里面的場景?是因為那里面的人?人的本能?本能的野性?對了,就是這個野性,長期以來一向被我拒絕的野性,此時此刻讓我感受到了生命和生命的力度。我的心跳了,并且激動不已。高行健曾經履歷千辛萬苦尋找他心目中的靈山,即一種野性和原始,而這野性和原始正是組成你的《紅高粱》的靈魂。 可是那天,當你坐在我家的餐桌旁邊的時候,我實在沒有辦法把你和我心目當中那片野性的原始的紅高粱連接在一起。我不會心跳,更不要說激動不已了。當時我們還住在校園里,紅磚的小樓外面是一片平整的草地,你坐在那里,兩只不大的眼睛透過落地玻璃門,久久地注視著戶外的景象。終于你站起身來,打開玻璃門,踱入我的院子里。外面有些陰冷,我抓起你的外套跟了出來。我看到你西裝革履皮鞋锃亮,筆筆挺地站立在院子當中,兩只腳一踏上泥土地,就好像接上了地氣,立刻活泛起來。你對著土地說:“多好啊!” 你又對著我說:“多好!挖開來,可以種植很多東西! “不好的呢,我挖過了,種了一點小蔥和大蒜,結果長得稀稀拉拉的,就好像是個瘌痢頭!蔽抑噶酥缸约夯ㄙM九牛二虎之力開發(fā)出來的一片小地,說。 你走過去看了看,說:“你這哪里是挖地啊,僅僅刮破了一點點地皮,真是浪費了呢!” 我不知道你說的是浪費了土地還是浪費了我的力氣,不容我多想你伸出手來,認真地對我說:“拿把鐵鍬來,我來幫你挖,只要給我兩天時間,我就可以把你這片土地統(tǒng)統(tǒng)開發(fā)出來!” 我嚇了一跳,剛剛你還在我的飯廳里惋惜,說是這次出國三個多月,讓你少寫了一部長篇,可是現(xiàn)在一看到土地,你就忘記了一切,恨不得甩開膀子在我的院子里開荒種地,我似乎又看到了那片種滿了紅高粱的土地,感覺到了土地的力量。 你在說到土地的時候是認真的,你說:“現(xiàn)在正是開荒的好季節(jié),冬天的積雪把土地滋潤得松軟,一鍬挖下去足有半尺多深,播上種子,松松土、施施肥、拔拔草……到了秋天,這里就是一片豐收的景象了! 你還說:“土地是通人性的,只要盡力地對待它,它就會盡情地回報……”你不斷地對我講述土地,就好像是一個從來也沒有離開過土地的老農民。 事實上你就是一個農民,一個農民的兒子。十一二歲的時候輟學回鄉(xiāng),開始了你的農民生活。以后因為喜歡讀書,用借的、用換的,換苦力的等方式,讀遍了自己和鄰近村落的所有書籍,變成當?shù)刈钣袑W問的人。你告訴我,你有一個哥哥?還是表哥?到上海的一所師范大學讀書,羨慕之余,你便閱讀了他帶回來的所有課本。隨著你知識的眼睛漸漸睜大,你便越來越向往外面的生活。終于在二十一歲以后,你離開了當時你以為是枯燥無聊的土地。然而土地并沒有離開你,當你一旦離開了那片土地,那片生你養(yǎng)你的土地,立刻長出無數(shù)的魔爪,日日夜夜纏繞著騷擾著你。生活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之間的你,內心深處卻仍舊在遙遠的土地上耕耘。土地是孤獨的,你來了,帶著你的真誠和純樸,盡情地勞作。而土地則面對著你,舒坦地把自己展開,給你講述最古老的故事,讓你尋找到其中最隱蔽的私密。 你站在我的院子里,一遍又一遍地給我講述土地,那陌生的鄉(xiāng)語仿佛要把腳底下這片睡夢中的土地喚醒。你忘記了時間和空間,甚至忘記了你這次訪問的目的,是要為史瓦茲摩爾學院(SwarthmoreCollege)的學生演講。年輕的大學生總歸是最為單純的,他們并沒有想到你將來會是諾獎得主,也不會因此而感到你更加偉大,他們只是單純地喜歡你的作品,喜歡你這個人,他們把你緊緊圍繞在中間,問你一些質樸的問題。一個女孩子口無遮攔問你:“你怎么會這么殘酷,把活剝人的頭皮,生割人的雞巴,描寫得如此淋漓盡致?” 你毫不忌諱地回答:“實際上我是一個很膽小的人,連只雞也不敢殺的呢!” 大家都笑起來了,一個男孩子問你:“你是什么時候知道自己會寫小說的?” 你不假思索地回答:“在我閱讀了福克納的小說以后,我發(fā)現(xiàn):原來小說可以這樣來講故事的呀?!這樣的故事我有一肚子,于是我就把肚子里的故事倒出來了。” 大家又笑了,一下子和你親近起來。后來幾個學生留學北京讀中文,竟然摸到你的府上,你和你的家人就好像對待自己遠歸的孩子,親親熱熱地圍坐在一起,大吃了一頓自制的餃子。那些學生興奮之極,除了是因為吃到了你家的餃子,更因為你家的餃子非常好吃又好看。這些幸運的學生現(xiàn)在早已畢業(yè),他們當時一定不知道吃餃子是你家最隆重的慶典方式,在你獲得諾獎的第二天,你就說:你準備晚上和家人好好吃一頓餃子。 我仿佛又看到了站在我家院子里的你,不對,是站在紅高粱當中的你,你一個人站在你的土地上,若有所思地和你的土地對話。我的思緒發(fā)生錯亂,好像看到?思{站到了面前。你走過了一條和這位先行的諾獎得主如此相似的道路,同樣是鄉(xiāng)下的牧羊人,你閱讀了哥哥的大學課本,他跟著鄰居假裝“讀”哈佛;你沒有經歷過抗日戰(zhàn)爭,他沒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當中沖鋒陷陣,可是你們都可以把戰(zhàn)爭帶來的痛苦描寫得身臨其境過一樣。特別是你們的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視土地為生命——為生命全部的意義。 你很聰明,一下子抓住了?思{的腳后跟。但是,當你跟隨著這位先行者好不容易爬到了山峰頂端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山外還有山;就好像你以為你諾獎的獎金足以讓你在那個你臨時歇歇腳的大城市購買一幢大房子,結果只是一間空中樓閣。 此時,打開電腦,立刻跳出你的許多消息,不知是真是假。假如是真的,我很欣賞你家人的一句話:“予唯不食嗟來之食……” 我想這是大家都懂的。小東 2012年10月寫于美國圣地亞哥太平洋花園公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