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黑衣新娘+喪服之約


作者:康奈爾伍爾里奇     整理日期:2014-05-14 11:30:01

《黑衣新娘》

  

  婚禮當天,她和心愛的丈夫步出教堂,五名醉漢駕車亂闖,撞死了新婚的丈夫。冷靜的新娘追蹤調查五個人的真實身份,分別用不同的方式,把他們逐一殺死。她提心吊膽,處心積慮,應變如神而又冷血致命。為了達成目的,她不惜壓抑自己的感情,堅信“你們在我身上奪去了一些東西,無論怎樣都沒法還給我!

  

  《喪服之約》

  新婚前夜,一幫有權勢的大人物駕駛特許牌照飛機低飛殺死了約翰尼的未婚妻,約翰尼決心奪走兇手從他這里奪去的一切,開始了一系列的復仇,每一年的這一天都將成為忌日,那些人的妻子、情人和孩子、每個被那幫兇手深愛的人都處于危險之中……

  全書敘述角度的變化富有節(jié)奏,情感的深度渲染和情節(jié)的神奇展開更富有詩一般的美感。2000年日本大師級編劇野澤尚將本書改編為五集電視連續(xù)劇,由藤木直人主演,在日本國家電視臺NHK黃金時段播出。

  作者簡介:
  康奈爾伍爾里奇
CornellWoolrich
1903-1968
    康奈爾 伍爾里奇1903年出生于紐約,曾隨父親居住在墨西哥,后隨母親居住在紐約。1926年,出版首部小說后從哥倫比亞輟學,隨后轉向低俗小說和推理小說,通常以筆名康奈爾伍爾里奇

  CornellWoolrich

  1903-1968

  

  康奈爾伍爾里奇1903年出生于紐約,曾隨父親居住在墨西哥,后隨母親居住在紐約。1926年,出版首部小說后從哥倫比亞輟學,隨后轉向低俗小說和推理小說,通常以筆名WilliamIrish、GeorgeHopley等出版。

  

  康奈爾伍爾里奇是黑色類型小說創(chuàng)始人,被譽為在他那個時代最好的犯罪小說家之一。他的很多作品被改編成電影、舞臺劇和廣播劇,包括懸念大師阿爾弗雷德希區(qū)柯克1954年改編拍攝的電影《后窗》、法國新浪潮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1968年改編拍攝的電影《黑衣新娘》和1969年改編拍攝的電影《騙婚記》、日本著名編劇野澤尚2000年改編NHK電視臺拍攝的日劇《喪服之約》等。

  

  1968年,電影《黑衣新娘》在紐約首映,康奈爾伍爾里奇未能出席。同一年,他酗酒而死。伍爾里奇捐贈給哥倫比亞大學85萬美元,為新聞專業(yè)學生提供獎學金,以此紀念他的母親。

  譯者謝一

  

  早年在國內研修英國語言文學,后赴英國學習跨文化管理,獲營銷管理學碩士。在英國留學期間,為雜志撰寫專欄《英語鋪子》長達五年。2005年,回國參與陳可辛電影《如果愛》的制作,擔任英語翻譯;2007年,參與好萊塢電影《木乃伊III》的制作,擔任劇本翻譯兼制片助理;2008年,作為制片,跟隨法國導演EricValli制作圖片故事《冬蟲夏草》(Yarsagumbu);2009年,翻譯小說《藍色海豚音》,并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從2011年6月開始為《哈哈畫報》撰寫趣味英語專欄;同年,與意大利青年導演GiulioFerro合作,拍攝獨立紀錄片,預計影片將于2012年完成制作。目前供職于上海中學國際部。

  
康奈爾伍爾里奇和雷蒙德錢德勒共同開創(chuàng)了黑色小說。
——美國《新聞日報》
伍爾里奇開創(chuàng)并擅長各種心理折磨之刑具——他的故事。
——美國《時代》
康奈爾伍爾里奇和雷蒙德錢德勒共同開創(chuàng)了黑色小說。

  ——美國《新聞日報》

  

  伍爾里奇開創(chuàng)并擅長各種心理折磨之刑具——他的故事。

  ——美國《時代》

  

  伍爾里奇是小說形式的大師。

  ——美國《華爾街日報》

  

  康奈爾伍爾里奇的小說確立了黑色精神的本質。

  ——美國《紐約時報書評周刊》

  






上一本:別了,日耳曼尼亞 下一本:待那山花爛漫時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黑衣新娘+喪服之約的作者是康奈爾伍爾里奇,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