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后期以來,隨著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中國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相繼涌現出一批生活積累豐厚、藝術準備充足、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作家。他們的作品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深刻的社會意義和鮮明的藝術風格,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中國當代文學發(fā)展的軌跡和水平。這些作家為中國當代文學的繁榮和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在當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創(chuàng)作力和影響力,不斷地推出新作,超越自己。 叢書遴選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后期以來成就突出、風格鮮明、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家,對他們的作品進行全面的梳理、歸納和擇;每位作家的作品為一系列,各系列卷數不等,每卷以其中某篇作品的標題(長篇作品以書名)命名。這是一項規(guī)模較大的出版計劃,我們將每年推出三至五位作家的作品系列,在五年左右的時間里完成這套叢書的編輯出版工作。 目錄: 小月前本 雞窩洼的人家 臘月·正月 古堡 小月前本 山窩子里,天黑得早。從一塊一塊碎石板鋪成的街面上,瞇眼兒一看,高高低低的瓦槽,短墻頭,以及街外縱橫交錯的土路,田地,河岸漠漠的沙灘,一絲一縷裊裊升騰的白氣,漸漸地軟下去,看不見了。但是,風沒有起,暑熱不能殺去,傍晚又出現了異常的沉悶。三只的、五只的淘,依舊懶懶地臥在街后坡根人家的照壁下,踢也踢不走,舌頭吐著,不自皂恢復那種交配時期為爭奪情愛而殊死廝咬的野蠻。 河灣的大崖,黑得越發(fā)莊重。當夕陽斜斜地一道展開在河面上,波光水影就反映在了崖壁,萬般明滅,是一個恍惚迷離又變幻莫測的神奇妙景;現在,什么也沒有。成千上萬只居住在崖洞里的鴿子,不能為著那奇異的光影而繼續(xù)激動,便焦躁不安地在河面上攪動起一片白點;白點慢慢變灰,變黑,再就什么也不復辨認,只存在著“咕咕”、“唧唧”的煩囂。夜的主體站在了天地之間,一切都淪陷入沉沉的黑暗中去了。 河對岸的荊紫關里,一頭草驢在一聲聲地叫。 這時候,街道上急急地奔過一條黑影,腳步抬得很高,起落如在了甕里:人已經前去了,響聲才“咚”地從碎石板上彈起。在街心的一棵彎柳下,他站住往一家屋里望;這家六扇開面的板門還沒有關,黑隆隆的,只看見那對著門口的灶膛里,火炭紅通通的。 “喂——老秦哥!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