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在一項國內外矚目的國家戰(zhàn)略工程深入生活多年,創(chuàng)作了此部既厚實又細膩、既鮮活又凝重的長篇小說,是一部懷中國心、抒中國情、唱中國魂的豪邁壯歌。 作品采擷精華,真實描述了龍丘深水港在國際競爭的大背景下,經多年論證和建設最終矗立于東方的曲折過程,形象地反映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工程科技人員和普通建設者,在一項世界級工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昂貴代價。在工程進展的同時,敘寫了對民工生存和島民動遷的關注,體現了科學發(fā)展觀和“以人為本”的閃光思想。作品視野開闊,充滿了時代氣息和各種矛盾、懸念,讀來令人振奮,難以釋卷。 作品成功塑造了常天啟、須文婕、夏中文等幾位新時期高級知識分子的形象。他們在國際經濟競爭的緊迫形勢下,肩負重任,勇挑重擔、甘于奉獻,報效祖國;作品真實刻畫了當重大建設事業(yè)面臨坎坷,個人情感陷入苦悶時,這些科技人員復雜的內心世界、選擇正確人生道路的勇氣和智慧。作為科技強國和英雄主義、理想主義的代表,書中的當代知識分子特別是常天啟的形象,尤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本書具有積極的主題意義,整體風格明快,硬朗,人物個性鮮明,是一部描寫當代工業(yè)題材、弘揚改革發(fā)展、謳歌民族進取精神的長篇力作。本書為中國作家協會和上海市作家協會重點扶持作品。 作者簡介: 彭瑞高,中國作協會員,國家一級作家。著有長篇小說《賊船》等六部,中篇小說《本鄉(xiāng)有案》等多部。作者在與上海作協簽約期間創(chuàng)作了本書。 1 “英雄號”集裝箱船是人類的一個杰作。這艘丹麥籍巨輪的甲板足有三個足球場那么大,船體就像移動在海上的一片大廈廣場?上状芜M入中國長海海域,就在東江口航道發(fā)生了嚴重的事故—— “英雄號”船長查爾頓已隱約看到中國的海岸線。這個見多識廣的漢子此刻一點也不激動。他知道,如果把漫長的中國海岸線比做一張弓,那么,東江口就是這張弓背上的中點;而長達數千公里的東江,就是搭在這弓上的一支箭。他在中學地理課本上就讀過這樣美麗的比喻。 東江流經中國經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人海的東江口航道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這里時時呈現百舸爭流的景象,一天不知有多少舟船駛過這里。盡管如此,像“英雄號”這樣的世界名船,這里還是很少見到。它是世界上最早一批被稱為“超巴拿馬型巨輪”中的一艘,可裝載8000個標準集裝箱。與往來船只相比,它就像一頭巨鯨游過一群群小魚,有著一種漠視一切的冷峻;它更像一座冰山,當它從大海緩慢駛進東江口時,竟有著一種老人般的威嚴與慈祥。 根據“國際海峽”輪船公司下達的指令,因東江口航道水深有限,“英雄號”經此首航中國津川港,須在口外錨地減載百分之五十,卸掉4000個集裝箱,待潮水漲到最高時才能進入;加上津川港深水泊位緊張,它還必須在東江口等候泊位。船長查爾頓是個脾氣急躁的丹麥漢子,他在錨地減載時就牢騷滿腹;在東江口等待深水泊位又費了兩天兩夜,他更是怨氣沖天,抱怨這次航行損失“英雄號”三天時間和將近一百萬元美金。他幾次對著渾黃的東江口水面,破口大罵“津川港是一個爛港”。 “英雄號”在東江口緩緩行進。查爾頓一言不發(fā)。這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時而看看中國領航員,時而舉起望遠鏡嘹望前方,臉上一片不悅之色。 突然,“英雄號”輪停止了前進。 查爾頓問:“有什么情況,領航員先生?” 領航員說:“糟糕,我們的船有可能擱淺!” 他們一道撲向海圖,檢視航道水深。由于船體發(fā)生傾斜,甲板上一陣忙亂。傳聲器里,傳來船員驚慌的喊叫…… 僅僅三分鐘后,開闊的東江口水面便響起刺耳的警報聲。 查爾頓滿面慍怒,拿起電話叫道:“我是船長查爾頓。我要接‘國際海峽’輪船公司!” 東江岸邊,兩艘海事局的快艇緊急出動。它們像兩片銳利的鏵犁,在江海交匯的海面上,犁起四道雪白的浪線。 查爾頓對著電話,用幾近吼叫的聲音說道:“總調度先生,您派我到中國的津川港來是個嚴重的錯誤。您不是不知道,東江口航道水深不足,我們‘英雄號’在東江口外又是減載,又是等待潮水和泊位,已經折騰幾天工夫,F在,我們又在東江口擱淺。世界上所有倒霉事情,都讓‘英雄號’碰上了……” 中國領航員走出駕駛艙,用手機緊張地向上級匯報:“我們完全按預定航線航行。水深預報現在還在我手里。預報上明明白白地寫著:最高潮時東江口航道水深為10米?伞⑿厶枴壳俺运挥9米啊……剛才我緊急向東江航道局進行查詢,他們的回答是:11號臺風過后,東江口航道有個別航段,可能會發(fā)生嚴重的淤泥回流,造成航道淤塞。今天擱淺原因是不是在這里,還有待進一步查證! 他關上手機時,看到一幅驚人心魄的景象:海面上,巡邏艇響著刺耳的警報聲,正從四面八方向“英雄號”駛來…… 查爾頓的臉龐因盛怒而發(fā)青,他繼續(xù)怒吼:“這是我航行二十年來最不愉快的一次經歷。我發(fā)誓,‘英雄號’再也不來中國津川港!” 這時候,30歲的女工程師須文婕正款款地走在津川市的一條小街上。津川是個海濱城市,地處東江口的南岸。似有心靈感應,就在“英雄號”擱淺的那一瞬,在街上好好走著的須文婕,突然崴了一下腳。地點正好在“西城房產中介”那個小小的店面門口。這是她常來的地方。每次走過這里,她總要往玻璃門里探一眼,看看那個伶牙俐齒的中介員小關是不是在。此刻崴了腳,她便一邊抽著冷氣,一邊踅了進去。 小關一見須文婕一瘸一拐的樣子,便很夸張地叫起來,扶她坐下,說:“阿姐,這是怎么啦?崴得厲害嗎?” 一聲“阿姐”,叫得須文婕十分舒坦。她真希望這不是生意人嘴 甜,而是一個年輕小伙對她的真誠稱呼。 “沒事,坐一會就好!表毼逆颊f,“我那房子有人來看過嗎?” “來看房的人真不少,”小關說,“可惜都不合您的條件,阿姐。” 她是一周前在這里掛牌的。她有套一室一廳的空房準備租出去。這段時間房屋出租火暴,她這套房正好又坐落在地鐵附近,租情更是看好。前些天她一直在“西區(qū)房產”的櫥窗里看行情,得知這樣的房型不僅好租,價錢也不錯,每月可以租到1500元,她就有些動心。雖說她不缺錢花,但房子空著也是空著,不如租出去,掙兩個錢放著,將來當旅游費也好! 她跟小關說:“我上次提出的條件還是不變。租金如果嫌貴我們可以商量,但是房客你一定要給我挑好! 小關說:“您放心阿姐,我一定照您說的辦。” 須文婕強調:“我就三個條件:一要單身;二要白領;三要不抽煙的! 小關掃了她一眼,說:“上次我忘記問您,您希望房客是男的還是女的?” 須文婕說:“我不是說要不抽煙的嗎?當然是男的。” 小關的目光停頓一下,若有所思。這小伙子很精靈,干房屋中介這一行也已經有些年頭,他知道有些房主有房無偶,單身得苦,就借租房的機會來尋偶。他想,這女子大概也是這樣的角色,遂說:“阿姐,我知道了。我會按您的這三個條件去挑房客。” 須文婕說:“我工作單位遠,這事就拜托給你。交給你的鑰匙,可不能給我搞丟! 小關一笑,從抽屜里取出那個鑰匙,在手里拋兩下,說:“阿姐看您說哪里去了,我就靠這個吃飯,還能把您鑰匙搞丟嗎?”他上下打量須文婕一眼,又問,“阿姐工作單位在哪里?” 須文婕含糊地說:“在海濱! 小關說:“阿姐再給我一段時間,我一定給您挑個好房客。” 須文婕說:“謝謝你。只要客人符合條件,你就代我做主把房子租給他。至于合同,什么時候我回來補簽就是! “阿姐這樣信任我,我一定把阿姐的事情做好! 小關的“阿姐”叫得太多。這一多,就顯出油滑和諂媚來,讓須文婕覺得有些膩煩。她坐著揉了一會兒腳踝,就起身回家。小關這時又夸張地叫起來,要攙扶她,要送她回家,還要給她叫出租車,都被她謝絕了。 走出“西區(qū)房產中介”,須文婕覺得腳痛減輕了許多。沿著熟悉的街道慢慢走回家,夕陽的余暉正撒遍整個城區(qū)。她家就在待出租的那一室一廳隔壁,是一套二居室。這兩套房都在樓房頂層,要出租的那套房號是601,她這套是602;兩套共用一條走廊,她給走廊加了一道腰門,與同層的603、604隔開。直到現在,她也不知道603室、604室的戶主姓甚名誰、干什么工作。當然她也不需要知道。 須文婕打開602室房門,聞到一股她既熟悉又陌生的氣息。這氣息里還留著她父親常吃的中藥的氣味。父親雖然去了美國,但他服的中藥須文婕一直留著。那中藥氣味溫和沉著,常讓她想起父親的聲音與眼神。父親是半年前去的美國,須文婕母親和哥哥都在那里。他們動員須文婕也去美國定居,她沒去。她倒是去那里玩過一次,住了個把月,雖然喜歡那里的干凈和安寧,卻從來沒有考慮過要長期待下去。母親說:“你回津川去有什么意思呢?你丈夫又是那么個人……”須文婕眉頭即刻皺起來,她不喜歡別人提及這個,只對母親說:“我住慣了津川,工作我也喜歡。”…… 手機突然響起來。因為房間很靜,那鈴聲就響得格外突兀,須文婕驚得哆嗦一下。她平時很少用手機,打開包找手機時顯得有些忙亂。她找到手機,一看上面的電話號碼十分陌生,猶豫片刻,還是打開了話蓋。 有個男人嗓子在電話里大聲說:“是須文婕嗎?我是顧正廷啊,你忘了?” 須文婕立即想起大學時代的那個班長,說:“誰忘記也不能忘記你啊,你現在當著大秘書,怎么有空打電話給我啊?” 顧正廷說:“我想問你,你有常老總的手機號碼嗎?” 須文婕笑起來,聲音清脆好聽:“算你找對人了顧正廷,我是常老總的助手,怎么會沒他的手機號碼呢?”她報出津川市港務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常天啟的手機號,又說:“怎么,你要跟他聯絡。克巾n國還沒幾個小時呢。” 顧正廷說:“陶書記正急著要跟他通話。謝謝你。我們再聯系!” 須文婕提供常老總手機號碼時根本沒想到,津川市高層為“英雄號”巨輪在東江口擱淺的事故,早已忙碌起來—— 離開出事水域約50公里的海濱公路上,有一輛黑色別克轎車,正開得飛起一樣。電子測速儀顯示,這輛別克轎車時速已達到200公里。市交警機動分隊準備出動警車前去攔截它,總隊長接報后走到監(jiān)視屏前一看,說:“你也不看看是什么號碼。那是莊市長的車!” 津川市市長莊元培坐在車上,不斷打著車載電話。他接到海事局緊急報告后,正飛速趕往東江口指揮搶險。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就在去現場途中,秘書小謝又接到海事局第二個急電:另一艘英國巨輪“英吉利將軍號”,也在東江口航道擱淺。而前一艘巨輪“英雄號”擱淺后,船身已發(fā)生嚴重傾斜,情況十分危險。 莊元培聽著小謝的報告,一言不發(fā),眼睛里卻迸著火星。 津川市航道局的《緊急調查報告》,半小時以后送到市長莊元培手中!秷蟾妗氛f:經多架船載儀器水下掃描,最終確證,由于11號臺風的巨大影響,正在疏浚的東江口航道發(fā)生嚴重的淤泥回流,有3個航段的水深從疏浚時的10米多,回淤到8.5米甚至只有7.9米。兩艘外國巨輪正是為此而發(fā)生了擱淺事故。津川市航道局已經向國家海運部作了緊急報告。海運部下令:立即加大強度,對回淤航道進行緊急疏! 莊元培在現場組織救險告一段落,又立即趕到市委辦公廳大院向市委書記陶振海匯報工作。這時已是下午二時。要不是臨走時海事局食堂往車上塞了三個盒飯,興許他和秘書、司機,到現在還餓著肚子。 市委書記陶振海見面第一句話就問:“救險情況怎樣了?” 莊市長回答:“海事局調集所有大馬力拖輪,在最高潮位實施營救,但都沒有成功。我們已派出船只,疏散兩艘外輪的船員。” 陶振海說:“現在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明天了。明天是陰歷八月十八,是一年中潮位最高的一天。如果明天再不能把巨輪拖離淺灘,問題就嚴重了。你看是否要報請海運部緊急救援?” 莊市長說:“已經向海運部發(fā)出求救報告。海運部大力支持,正在調船駛向東江口,做好搶險一切準備。” 陶振海把桌上幾份外電推到莊元培面前,說:“反應真快啊。這次事件已經在國際上造成很大的影響。日本共同社在第一時間發(fā)出消息;美聯社、路透社和法新社也都作了報道。剛剛港務局報告:‘國際海峽’輪船公司準備取消通往津川市的集裝箱班輪航線;還有幾家船公司,也計劃把集裝箱航線改往日本和韓國! 莊元培說:“中央提出要把津川市建成國際航運中心,可近來一系列巨輪擱淺事故,使許多人對此產生了懷疑。影響所及,對南中國地區(qū)經濟建設也將帶來重大損失。” 陶振海說:“航道水深不足,是津川市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的最大瓶頸。我看深水港選址工作必須加快。常老總在港務局嗎?” 莊元培說:“他率領一個專家代表團正在韓國和日本的港口參觀,估計一星期后可以回來! 陶振海叫來秘書小顧,說:“設法接通港務局常老總的電話,我要立即跟他通話! 小顧手頭并沒有常老總的電話,但他立即想到大學同學須文婕。他記得須文婕畢業(yè)后被分配在津川市港務局,便立即撥通須文婕的手機。 2 須文婕當著助手的這位領導,名叫常天啟,多年來擔任津川市港務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全市上上下下、行內行外,都習慣叫他常老總。其實56歲的常老總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么老,他身材高大、硬朗。作為港口建設專家,他在這一行已經干了三十多年。常天啟擔任副局長兼總工程師這一職務時,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其父常羲清在六十年代,就曾是港務局的副局長兼總工程師;時隔30年之后,常天啟又一次擔任同一職務,這樣的“子承父業(yè)”,不僅在津川市港務局歷史上獨一無二,在全中國所有的廳局級港務管理單位,也沒有先例。 常老總此刻正率領津川市港口代表團在韓國釜山港參觀。這是他第三次來到釜山。平心而言,他覺得每來一次都會受到震動,都會由衷發(fā)出感嘆:釜山港發(fā)展太快了!釜山港務局的董事長金大昌,是他在美國留學時的同學,兩人一道師從著名的美籍俄羅斯學者希斯廷教授。他倆同學時合租一個美國老太太的房子,彼此很談得來。這次,金大昌又特意把常天啟帶到釜山的光陽港來參觀。常天啟明白金大昌的目的,他是想讓他的中國同學,再次見識韓國港口的飛速發(fā)展。 光陽港離開釜山市區(qū)200公里,是近年來新擴建的大型深水港。它與釜山港一起,形成整體規(guī)模效應,成為亞洲最著名的大港之一。在金大昌心目中,這是他這輩子最為驕傲的業(yè)績。無論是最好的朋友還是最強勁的對手,他都喜歡把他們領到這里來。 常天啟一行從車上下來,在金大昌引領下走向港口展示廳。 金大昌邊走邊對常天啟說:“你還是那么年輕!” 常天啟說:“哪里,我的白發(fā)都已經半頭了。如果說年輕,我們團里真正年輕的是這一位——” 常老總轉向身后,把一位四十歲左右的男子介紹給金大昌,說: “來,認識一下,這是我們團的副團長夏中文先生,留英博士,是我們中國最年輕的港口建設專家! 夏中文與金大昌握手,說:“經常聽常老總說起金大昌先生。很榮幸認識您。” 常老總繼續(xù)向金大昌介紹:“夏先生跟我讀的是同一所大學——大連工學院,我們的碩士生導師也是同一人——吳世友先生。” 金大昌說:“用中國話來說,你們就是‘同門弟子’! 常老總說:“但夏先生的博士學位是在英國獲得的。他的博士生導師楊格,又跟我們的希斯廷先生是同齡好友,您看巧不巧! 金大昌感慨道:“世界很小啊,我們這一行權威的學者,也就這么幾位,彼此都知根知底。記得希斯廷教授還跟我們說過,楊格先生有一位中國妻子,是這樣嗎?” 夏中文笑著點頭稱是,他跟金大昌寒喧幾句,又偷偷看常老總一眼,便把腳步放慢半拍,悄悄回到后面的人群中。 夏中文是個不愿出頭露面的人,尤其不愿跟常老總并駕齊驅地出頭露面。萬不得已跟常老總在一道時,他總是盡力把自己縮小,隱在常老總身后。不過,常老總的一舉一動,他都很在意;常老總的每一句話,他都力求聽清楚?此臉幼,似乎在努力學習常老總,卻又似乎有著其他用心。這次出訪,他常常在人群中獨自沉默,甚至當全團發(fā)出笑聲時,他臉上也不見一絲笑容。他在后排的人群里不時打量常老總的背影,目光時明時暗,就像一只在密林深處窺視外界的小獸。在這個團里,沒人知道夏中文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目光。 “楊格和希斯廷這兩位教授,學術上經常有爭論!苯鸫蟛丝陶饎诺卣f著關于導師們的話題,“他們各自主持的公司,直到今天競爭都很激烈。不過這一切跟我們沒有太大的關系。我提議,什么時候我們再一道去一趟美國,看看母校和希斯廷教授! 常天啟說:“好主意。我們在美國留學好像還是昨天的事情,可一晃就是14年了。” 金大昌說:“你不會忘記吧:畢業(yè)典禮那天,我們幾個同學一道去希斯廷教授家告別,還向他莊嚴承諾:20年之內,一定要領銜建一個世界級大港,作為對導師最好的回報! 常天啟心里一沉,說:“是啊,是這樣說過! 金大昌說:“你現在是中國最有名的建港專家,多少人都尊稱你‘常老總’。聽說在中國東部沿海,幾乎每一個大型港口的建設,都邀請你擔任總指揮?” 常天啟糾正道:“不是‘每一個’,而是其中幾個港口吧! 金大昌臉上忽然浮起一絲難以捉摸的笑容,說:“這些港口中,有稱得上世界級大港的嗎?” 常天啟坦率地說:“沒有! 金大昌說:“可是,您知道嗎?我們希斯廷教授門下的這幾個同學,這些年來都先后實現了自己的諾言:臺灣的楊恭葆領銜建成了高雄新港;日本的松下弘二是重建神戶港的第一功臣;荷蘭的奧蘭德森,擔任了擴建鹿特丹港的總指揮。這些家伙,造的都是世界級港口,世界級啊。” 常天啟笑著,卻無話可說。作為同學,他真誠地為楊恭葆、松下弘二和奧蘭德森感到高興,把這些同學的建設成就放在一道,完全可以開一個世界級港口的博覽會,這是一個何等漂亮的大港景觀,對希斯廷教授來說又是一種怎樣的慰藉。但眼下,所有這些都被金大昌當成子彈,一發(fā)發(fā)向他射來,而他卻兩手空空、無以還擊。因為,國內已論證多年的大型深水港,至今不見蹤影……他心里像被抽空一樣,一時郁悶異常。 金大昌見常天啟面有愁色,反而笑得更響,說:“等一會兒,看看我領銜建設的釜山光陽港,您就會知道,希斯廷教授如果檢閱全體博士生,可能就是您一人會交白卷! 夏中文在后排輕輕搖頭。代表團所有人都對金大昌側目而視。 他們一道向展示廳走去。兩排姑娘夾道站立,用中文機械地說:“歡迎你們!” 常天啟默默走著,臉色很不好看。金大昌剛才說的那些話,讓他心里五味雜陳。他以為14年過去,人們早就把當初在美國留學的種種事情忘得一干二凈,沒想到金大昌把他們在希斯廷教授家里說的那些話記得清清楚楚,還特別挑在這種場合張揚開來,這個韓國人! 金大昌意氣昂揚、步履輕松。常天啟一行隨他走進門去,發(fā)現展示廳里的裝潢和器具充滿現代氣息,四周放著的港口模型和照片也都做得十分精致。展示廳一側,是個小型影視觀摩室,放著十幾張軟椅。他們參觀完新港照片與模型,便紛紛進入影視觀摩室落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