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MBA培訓精華的21本書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07-17 13:05:04


  這21本書,可能是MBA培訓的精華
  很多人可能沒辦法辭職去接受MBA課程培訓,也并沒有在高中學過關于商業(yè)的課程。
  那么,如何學習商業(yè)的基本原則,如何學習運營一家公司并使其發(fā)展壯大呢?
  我給自己制定了一份閱讀書單,這份書單主要是根據(jù)我所敬仰的人給我推薦的書籍制定的,我買了21本書,這成了我未來逃脫朝九晚五生活的利器。
  我在大學期間的校友來看我,他還在建筑行業(yè)里發(fā)展,這次見面,是自從我決定投身創(chuàng)業(yè)以后的第一次見面。
  面談當中,我們談論了很多關于建筑行業(yè)的事情,這個行業(yè)最大的弊病,以及為什么我最終決定放棄這個行業(yè),選擇投身創(chuàng)業(yè):
  我當時正在設計曼哈頓下東區(qū)的一幢高檔公寓,我想:“如果我繼續(xù)這樣工作下去,我永遠不可能住進這樣的公寓里面!
  有這樣的想法并不是因為我想住到這些奢華的公寓里面,也不是因為我想擁有7萬美金專門定制的木制衣櫥(我確實有想過),但是我更想要的是財務自由,環(huán)游世界,并為自己打工。
  當我還在建筑行業(yè)工作的時候,我開啟了一個副項目-Calm The Ham,這個項目在18個月的運營以后,獲益頗豐,尤其是和我4萬美金的薪水比起來(在紐約這個薪水是很難支撐體面的生活的)。
  我只有工作日的晚上以及周末去忙活Calm The Ham上面事情。慢慢地,我很難去平衡工作與這個項目的時間和精力。在辭去這份穩(wěn)定工作的前6個月,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把Calm The Ham這個項目做成我的全職工作。
  如果我專注在這個項目上,我能夠成就什么?
  我的大腦被負能量占據(jù):我沒有接受過MBA課程培訓,我從來沒有在高中學過關于商業(yè)的課程,對于運營一家公司我一無所知。
  我也沒有想過要辭職,參加MBA課程,然后成立一家公司,我沒有這個時間、耐心和金錢。
  我需要學習商業(yè)的基本原則,學習如何運營一家公司并使其發(fā)展壯大。我給自己制定了一份閱讀書單,這份書單主要是根據(jù)我所敬仰的人給我推薦的書籍制定的,我花了237.91美金買了22本書。
  下面就是在我成立兩家公司之前,所讀過的書籍。
個人思維模式 & 靈感類1. 《喚醒心中的巨人》-托尼·羅賓斯
  Awaken The Giant Within — Tony Robbins
  由托尼·羅賓斯所寫的勵志書籍,很難總結出我學到最重要的一點。我在這本書上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是人人都有潛力去改變自己的生活。
2. 《異類》-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Outliers — Malcolm Gladwell
  了解成功的真正奧秘,以及人們成功的方式。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揭示了10,000小時定律。我特別喜歡書中提到的努力和運氣(家庭出身、出生地、甚至出生日期)在成功的公式當中是劃等號的。
3. 《引爆點》-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The Tipping Point — Malcolm Gladwell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向我們揭示了當一個趨勢或者一個想法到達了神奇的“引爆點”以后,會像火山一樣噴發(fā)出來。
4. 《百萬富翁快車道》-德馬科
  The Millionaire Fastlane — MJ DeMarco
  成為一個生產(chǎn)者而不是一個消費者去獲取財富,停止用時間去換取金錢。這本書的觀念和《富爸爸窮爸爸》里面講到的很多觀點是互為補充的。
5. 《從優(yōu)秀到卓越》-吉姆·柯林斯
  Good to Great — Jim Collins
  作者用了長達5年的時間去研究優(yōu)秀的公司和卓越的公司的差別。這本書能教會你從長遠的角度運營公司而不是給公司尋找偏方。
工作效率類6. 《每周工作4小時》-蒂姆·費里斯
  The Four Hour Work Week — Tim Ferris
  通過更少地工作掙更多的錢—新奇的想法,尤其是在建筑行業(yè),我們通常都會選擇加班去完成工作。我也在書中學到了“業(yè)務外包”這個概念,光光這點就讓我的效率瞬間提升。不論你是不是企業(yè)家,我都向你推薦這本書。
7. 《復合效應》—達倫·海迪
  The Compound Effect — Darren Hardy
  我正在使用這本書中給出的公式來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本書是引領卓越人生的指南。
8.《80/20法則》—理查德·科赫
   The 80/20 Principles -Richard Koch
  這本書提到集中20%的努力到關鍵的任務上,能夠產(chǎn)生80%的結果。非常具有力量的一個概念,在我的公司上也是基本如此。我在Calm the Ham上面運用這點去定義我的重要的客戶—那些能產(chǎn)生80%收益的20%的客戶。然后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我要怎么樣才能更好地去服務這20%的客戶?”
9.《The Ultimate Sales Machine》 — Chet Holmes
  在經(jīng)營公司時候,你千萬別想著同時去做4000件不同的事情,而是克制而且決斷地從中選出最應當做的8件事,然后做4000次,直至完美為止。
  本書的時間管理章節(jié)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因為我自己不是很擅長管理實踐,我采納了作者Chet Holmes在書中的建議,專門針對我最為重要的任務制定了方案。
10. 《習慣的力量》—查爾斯·都希格
  The Power of Habit — Charles Duhigg
  通過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科學原理,我學會了如何改掉我的一些壞習慣。書中同樣講到了公司是如何使用習慣來銷售產(chǎn)品的故事。(那個關于牙膏的故事是我最喜歡的。)
商業(yè)類11.《在家就能讀MBA》— Josh Kaufman
  The Personal MBA — Josh Kaufman
  這本書包含了我創(chuàng)業(yè)需要知道的一切知識(或許還有更多),書中全部都是干貨,語言通俗易懂。
12.《精益創(chuàng)業(yè)》— Eric Reis
  The Lean Startup — Eric Reis
  盡可能快速有效地分配資源,使你的公司能夠更快地吸收和學習到新鮮事物。這是一本教你如何最大化利用有限資源的非常好的書。
13.《The $100 Startup》 — Chris Guillebeau
  創(chuàng)業(yè)靈感:你并不需要大量的現(xiàn)金去開啟一段新的旅程。證明:我開創(chuàng)Calm The Ham只用了不到500美金
14.《Crush it》 — Gary Vaynerchuk
  Gary Vaynerchuk用這本書告訴我們?nèi)绾螌⒓で楹团d趣去開創(chuàng)事業(yè)。他在書中揭示了他是如何利用熱情、社交媒體和在自己公司的透明度去擊敗競爭對手的。
15.《The E-Myth Revisited》 — Michael E. Gerber
  保持整潔,這樣我才能專心在我的事業(yè)上面而不是在整理這些東西上。這點讓我有更多的自由去擴大收益以及更多的空余時間。
16.《Purple Cow》 — Seth Godin
  在當下經(jīng)濟環(huán)境中,成功的關鍵是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以及避免被區(qū)別對待。
17.《重來》 — Jason Fried &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ReWork — Jason Fried &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這本書是37 Signals創(chuàng)立者 Jason Fried的思考精華,篇幅不長,但是對我而言意義深遠。保持小而敏捷的組織結構,接受必要的約束,減少條條框框。
18.《This Book Will Teach You How To Write Better》 — Neville Medhora
  這本書的作者是來自Appsumo的Neville Medhora,這本書是介紹文案寫作的絕佳讀物,使讀者轉變成為消費者以及心靈黑客,讓寫作變得更輕松。
銷售類19.《To Sell is Human》 — Daniel Pink
  “銷售”并不是一個臟詞,這本書幫助我擺脫了對銷售的偏見,更好地理解銷售背后的概念,以及教會我如何運用這些概念。
20.《Pitch Anything》 — Oren Klaf
  這是書本詳細介紹了如何打銷售電話,以及如何展示產(chǎn)品以確保消費者認同并產(chǎn)生消費行為。因為我沒有任何銷售背景,這本書對我來說幫助很大。
金融類21.《富爸爸,窮爸爸》 — Robert T. Kiyosaki
  Rich Dad, Poor Dad — Robert T. Kiyosaki
  本書對財富、債務和資產(chǎn)都有著深刻的見解。我還記得當初在地鐵上翻看著這本書,想著,要是10年前讀到這本書就好了。雖晚不遲。
  個人理財也可以變得非常有趣,我運用了這本書當中教的成本節(jié)省策略和談判策略到生活當中,這讓我既賺到了錢,又幫我省了錢。





上一本:度十大好書”30本書單 下一本:奧美創(chuàng)意總監(jiān)推薦的書單:廣告人的縱深知識讀物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MBA培訓精華的21本書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