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國本土的詮釋學,構建自己的詮釋理論、方法與話語體系,既是當前中國哲學的學科任務,也是其時代課題與歷史使命。本選題以中國傳統(tǒng)哲學根本,提出了一種詮釋構想——意象詮釋,試圖將“理論-方法-對象”三者融貫互攝,具體地闡述其哲學基礎與思維原理、話語體系與具體應用,從而彰顯中國哲學的精神與特質。本選題主要選取了作者近20年來所刊相關學術論文,集結出版之際,于錯訛或不善之處,雖或略有修改,但內容、觀點、思路則基本維持原貌。此次收集成冊,力圖比較系統(tǒng)地呈現(xiàn)“意象哲學”與“意象詮釋”的整體面貌,便于學界對這一新理論與新方法的有個較為清晰和便捷了解。概要地說,所謂“意象詮釋”,便是以“意-象-言”為意象符號的詮釋,以“中道圓融”為精神特質的詮釋,以“易之三義”為易理而如如展開的詮釋。為此,就內容觀言,實以“易道”為立場、“意象”為思維,融儒釋道一體,貫古今為一爐。就具體而言,本書內容有理論與實例二篇構成,也正有“體用一源”之意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