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菊隱的名字是和戲劇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和中國現(xiàn)代戲劇的歷史相依為命。他為中華民族創(chuàng)立了屹立于世界戲劇之林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演劇學派。 焦菊隱及其演劇學派在國內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對北京人藝自己的影響,更是十分深刻。從20世紀 80年代以來,以林兆華為代表的新一代舞臺藝術家,不但繼承了這一學派,而且還有新的發(fā)展。他們在焦菊隱演劇學派的基礎上,吸收了現(xiàn)代主義的某些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造了《絕對信號》、《狗兒爺涅?》這樣既植根于焦菊隱一北京人藝演劇學派,又富于新的時代意識的佳作。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話劇雖然出現(xiàn)了多元發(fā)展的趨勢,然而高舉焦菊隱演劇學派旗幟的北京人藝,仍然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焦菊隱一北京人藝演劇學派的理論體系對中國話劇“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越來越顯現(xiàn)它的重要意義。
目錄: 前言 上編 契訶夫與其《海鷗》 《櫻桃園》譯后記 《契訶夫戲劇集》譯后記 《文藝·戲劇·生活》譯后記 聶米羅維奇—丹欽柯的戲劇生活 契訶夫和莫斯科藝術劇院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導演的藝術創(chuàng)造 信念與真實感 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學習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形成過程 關于討論“演員的矛盾”的報告 導演·作家·作品 談構思(提綱) 下編 今日之中國戲劇 舊劇新詁 話劇向傳統(tǒng)戲曲學習什么 關于話劇汲取戲曲表演手法問題——歷史劇《虎符》的排演體會 略論話劇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風格 談話劇接受民族戲曲傳統(tǒng)的幾個問題 論民族化(提綱) 論推陳出新(提綱) 豹頭·熊腰·鳳尾 守格·破格·創(chuàng)格 真假、虛實及其他 話劇和戲曲要互相借鑒 談戲曲改革的幾個問題 談燈光的作用 關于《夜店》 《上海屋檐下》的導演 我怎樣導演《龍須溝》 《龍須溝》里的舞臺人物形象 《龍須溝》演出時致于是之、葉子的信 排演《茶館》第一幕談話錄 排演《武則天》的一些想法 《武則天》導演雜記 重排《關漢卿》提示散記 回憶錄(片斷) 附錄 焦菊隱先生的“心象”學說 探索的足跡 以詩建構北京人藝的藝術殿堂——焦菊隱一北京人藝演劇學派初探 編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