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文化理論與電影分析


作者:陳林俠     整理日期:2017-02-21 14:07:00


  本書屬于高等院校新聞傳播學研究生教材之一,內容主要包括電影及其批評的特征、意識形態(tài)及其電影分析、后殖民主義及其電影分析、后現代主義及其電影分析、女性主義及其電影分析等。本書對于我國的電影理論研究有一定的出版價值。

作者簡介
  陳林俠
  四川江油人,暨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文學博士。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國家廣電總局等六項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在《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二十一世紀》(香港)等學術期刊上發(fā)表100多篇論文,曾榮獲國家廣電總局部級科研威果三等獎、中國電視藝術“金鷹獎”三等獎、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第四屆“學會獎”三等獎等多項獎勵已出版《文化視閾中的影像敘事》、《中國類型電影的知識結構及其跨文化比較》、《從小說到電影:影視改編的綜合研究》等3部專著,并參與編寫《港澳臺廣播電視》、《廣播電視文學寫作教程》、《中國當代文學史寫真》等多部教材。

目錄:
  序言
  一、電影及其批評的特征
  1.什么是電影
  2.什么是電影分析
  3.文本分析與內容分析
  二、意識形態(tài)及其電影分析
  1.意識形態(tài)概念
  2.兩則新聞與電影票房
  3.《讓子彈飛》的意識形態(tài)分析
  4.《海角七號》的意識形態(tài)分析
  5.意識形態(tài)的分類及其烏托邦文類
  三、民族主義及其電影分析
  1.什么是民族主義
  2.晚清的民族主義歷程及其內容
  3.革命的歧義:《十月圍城》的民族主義分析
  4.文化的重負:《孔子》的民族主義分析
  四、后殖民主義及其電影分析
  1.相關術語及其理論基礎
  2.后殖民主義理論:賽義德、斯皮瓦克與霍米·巴巴
  3.《大紅燈籠高高掛》:西方視野下的東方與男權
  4.后殖民的東西方觀念及其影響
  五、后現代主義及其電影分析
  1.后現代主義階段:藝術偶像的變換
  2.《大話西游》:香港特殊的后現代氣質
  3.詹姆遜的后現代理論
  4.《源代碼》:后現代與人機合體
  六、女性主義及其電影分析
  1.《黑暗中的舞者》的女性主義
  2.波伏娃、米利特和西蘇的主張與理論特征
  3.勞拉·穆爾維的精神分析女性主義理論
  4.《失戀33天》:消費中的“小女人”
  七、精神分析及其電影分析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及其意義
  2.榮格的集體潛意識及其創(chuàng)新
  3.拉康的鏡像理論及其“三界
  4.巖井俊二的《情書》:愛情與自戀
  5.《盜夢空間》:似是而非的“精神分析”
  后記





上一本:劇作基礎 下一本:影視導演藝術教程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文化理論與電影分析的作者是陳林俠,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