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打開銹住的記憶


作者:張慧瑜     整理日期:2017-02-21 14:02:25


  《打開銹住的記憶》一書,主要以2011年以來的影視文化現(xiàn)象為中心,通過闡釋具體的文本來分析當下中國的文化想象和書寫策略。本書主要采用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評的方法,把文本放置在社會文化的語境中來解讀,凸顯文本自身的多重涵義和價值。根據(jù)不同的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第一、“打開銹住的記憶”,主要是國產電影;第二、來自香港的“聽風者”,以香港電影和中港合拍片為中心;第三、“泰坦”歸來不是夢,主要是好萊塢電影;第四、從“江湖”到“后宮”,以國產電視劇為主。
  雖多為個案分析,但從個案背后,可窺近30年來整個中國電影的巨變,亦可更為清晰地理解今天電影的處境如何演化而來。
  影視作品是被記錄的記憶,打開銹住記憶的唯一方式是用想象還原那個時代!洞蜷_銹住的記憶》不重在評論,而重在記憶本身。

作者簡介
  張慧瑜,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現(xiàn)供職于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興趣為中國電影史和當下中國大眾文化,著有《視覺現(xiàn)代性——20世紀中國的主體呈現(xiàn))(人民出版社)、《墓碑與記憶:革命歷史故事的償還與重建》(臺灣秀威)、《影像書寫——大眾文化的社會觀察(2008-2012)》(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等專著,并在各類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80余篇。

目錄:
  序 言/1
  “打開銹住的記憶”:歷史、創(chuàng)傷與國家敘事/1
  《唐山大地震》:意識形態(tài)的“除銹”工作/1
  《讓子彈飛》:歷史的“子彈”/20
  《金陵十三釵》:誰的“金陵”?/30
  《一九四二》:“民國化”與新的國家想象/38
  《鋼的琴》:“打開銹住的記憶”/45
  “父親”的歸來:第六代的“重生”與文化位置/52
  《人山人!:“父親”的歸來與復仇政治/52
  《飛越老人院》:誰的夢想/61
  《浮城謎事》:他者之眼/65
  《殺生》:牢籠與“自由”的想象/72
  《廚子?戲子?痞子》:密室與超級英雄的出現(xiàn)/75
  來自香港的“聽風者”:香港人的主體位置與中國想象/81
  《十月圍城》:“革命/民主”的耦合/81
  《精武風云?陳真》:民族/去民族化的“超級英雄”/97
  《聽風者》:來自香港的“聽風者”/107
  《一代宗師》:王家衛(wèi)的大時代與中國想象/112
  《西游?降魔篇》:神怪魔幻大片的國際化與跨界效應/121
  江湖的消失,后宮的浮現(xiàn)/130
  《蝸居》:“現(xiàn)實”的幻像與危機時代的主旋律/130
  《浮沉》:白領視野中的“新國企”想象/150
  《后宮?甄嬛傳》:從“江湖”到“后宮”/158
  《致青春》:青春暮氣與時代征候/166
  《小時代》:“小時代”并不“小”/176
  回到過去,拯救未來:好萊塢重寫文化記憶/183
  《泰坦尼克號3D》:“泰坦”歸來不是夢/183
  危機時代的鄉(xiāng)愁與拯救之旅/188
  奇觀影像與好萊塢敘事的改變/206
  “批片”崛起與“動畫”奇緣/214
  回到過去,拯救未來/227





上一本:點亮畫面:影片照明手冊 下一本:盜影空間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打開銹住的記憶的作者是張慧瑜,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