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xiàn)好電影就像發(fā)現(xiàn)愛情、發(fā)現(xiàn)大海一樣,是生活中值得紀(jì)念的事件。本書中的電影正是這樣一些“事件”的主角,它們的藝術(shù)個性和思想深度使它們超越了獎項、票房和一時的風(fēng)光,真正進(jìn)入人的內(nèi)心。 費里尼曾說:“就其本質(zhì)而言,一部電景是不能用話語形容,就像你不能奢望敘述一幅畫或逐字逐句轉(zhuǎn)述一份樂譜一樣!北緯械奈淖执_實無法釋放出一部電影全部的美感,尤其是那些很有電影品質(zhì)的作品,但它們?yōu)樽x者打開了一扇通向電影本身的門,而且,這些文字作為對電影的解讀,像一些美麗的彩虹,也可以成為一種藝術(shù)。
目錄: 序 酒神的賜禮 有一些電影,在多年之后,你可能會忘了它的細(xì)節(jié),但仍能清晰地得一種強烈的感受,像酒一樣令人沉醉。 死如秋葉之靜美――《花火》 不瘋魔不成活――《霸王別姬》 苦澀的臺語歌――《悲情城市》 躁動的青春――《陽光燦爛的日子》 天空是白的,云是黑的――《新橋戀人》 戀人不在的戀情――《情書》 輕與重,現(xiàn)世與永恒――《活著》 沉重的浪漫――《黑暗中的舞者》 人生比電影苦多了――《天堂電影院》 何處是歸程――《中央車站》 俄羅斯之調(diào)――《西伯利亞理發(fā)師》 柔軟、潮濕的傾訴――《對她說》 時間的灰燼――《東邪西毒》 無根的寂寞――《春光乍泄》 因為美,所以無望――《瓶中信》 愛的宿命――《廊橋遺夢》 瑪格麗特?米切爾,郝思嘉,費雯?麗――《亂世佳人》 以戰(zhàn)爭為借口的愛情――《卡薩布蘭卡》 不肯安歇的靈魂――《秋日傳奇》 在命運選擇我之前,我已經(jīng)抓住了它――《肖申克的救贖》 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辛德勒的名單》 逐漸蘇醒的人生――《美國往事》 抒情之外 本篇的電影不是拍出來僅僅讓人感動的,它們是一些抒情之外的東西,它們砸碎人內(nèi)心的冰海,刺激人思考。 營役人生,孤獨救贖――《出租汽車司機》 黑暗之心――《現(xiàn)代啟示錄》 ‘布拉格之春”的一個后果――《飛越瘋?cè)嗽骸?br/> 天才與“偉人”的故事――《公民凱恩》 荒野上有玫瑰――《美國麗人》 戰(zhàn)爭的邏輯――《鬼子來了》 命運之門――《羅生門》 圣山無語――《酋山節(jié)考》 罪與罰的行為藝術(shù)――《七宗罪》 黑色的智慧――《教父》 歐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畢業(yè)生》 野心與自毀――《邦尼和克萊德》 哽在喉中的家――《暴雨將至》 交織的生命之河――《―一》 神學(xué)科幻――《2001:太空奧德賽》 戲濾、幻想與詩 本篇所選電影包括了一些舉重若輕的歡游之作,一些恣意想像之作,以及一些包含了純粹的詩意的作品。 最可惜一片江山――《地下》 暴力玩笑――《低俗小說》 選擇不選擇――《猜火車》 危機滿布,浪跡天涯――《西北偏北》 欲望之翼――《柏林蒼穹下》 一次溫和的顛覆――《迷墻》 窗邊飛過天使――《天使艾米莉》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阿甘正傳》 一首美國西進(jìn)歷史的挽歌――《與狼共舞》 東方意蘊――-《青木瓜之味》 被成人情感啃噬的小孩――《伊萬的童年》 掙扎之舞――《鋼琴課》 比永遠(yuǎn)多一天――《永恒的一天》 附錄:三大電影節(jié)及奧斯卡獎歷屆最佳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