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音樂》是作者的電影音樂評論文章的結集,分六個部分,從不同的專題角度、不同的電影實踐來談論電影音樂從內容到形式的方方面面。
作者簡介 羅展鳳,香港中文大學畢業(yè)。主修中國語言及文學,副修哲學及性別研究,后獲現代語言及文化研究文學碩士。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從事傳媒工作多年,繁重工作之余,勉力以電影音樂建立自己的秘密花園,有時開開門戶請君進來。電影音樂專欄文章見于《看電影》,另散見于《電影欣賞》及《香港經濟日報》。
目錄: 自序:我的冷文學 序二:驚喜后的享受 序三:展鳳的書 序四:享受結合學習 哲理音符 一、“藍、白、紅”的三色人生 二、雙生故事配樂——關于《維羅尼卡的雙重生命》與《情書》的命定與偶然 三、《一生何求》的詩化調子 四、小津安二郎×齊藤高順——生之悠悠,寧靜致遠 給古典音樂另一段生命 五、庫布里克電影中的古典音樂敘事 六、當瓦格納遇上科波拉——從霸權主義到反戰(zhàn)思想的《現代啟示錄》 七、另一面的貝多芬——《缺席的人》 八、舒伯特的愛情苦難物 理論與實踐 九、王家衛(wèi)電影音樂圖鑒 十、《花樣年華》的拼湊音樂符碼 十一、解構音樂配置——《殺手萊昂》 十二、《教父》三十年——場景×音樂 十三、后現代紅磨坊——向雷諾阿致敬 十四、鏡頭與音樂共舞——《不夜城》 十五、以配器營造距離——《天浴》 論盡阿莫多瓦 簡約主義配樂大師 故事 后記 參考書目 鳴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