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歷代《清明上河圖》為主要研究素材,從“市井”的角度,將日常生活視角下的中國古代城市形態(tài)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圖像城市史為基本研究思路展開。本書上篇以圖像城市史比較研究為中心,對中國古代城市形態(tài)微觀特征,如自然要素和城市基礎設施對城市形態(tài)的影響、宋代以降街道與街坊的邊界形態(tài)、中國古代城市市井空間場景的特征及其基礎等進行深入的探討。下篇則在上篇基礎上進一步對與具體圖像有關的建筑形態(tài)進行比較研究。 本書適合廣大建筑專業(yè)本、?粕肮沤ㄖ、文史工作者和愛好者閱讀、收藏。
作者簡介 劉滌宇,博士,一級注冊建筑師。山東沂南人,1972年生于黑龍江省甘南縣。1994年畢業(yè)于大連理工大學建筑系,獲學士學位。2003與2012年先后獲同濟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建筑學碩士、工學博士學位。1998年起以“南蕭亭”的筆名參與網絡建筑討論至今,產生廣泛、積極的影響。博士在讀期間潛心研究歷代《清明上河圖》中的城市與建筑信息,在學術雜志發(fā)表相關文章多篇,獲得很高評價,F(xiàn)任同濟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博士后研究人員。
目錄: 0 引言 《清明上河圖》研究現(xiàn)狀 0.1 研究內容及意義 0.2 歷代《清明上河圖》與中國古代城市史文獻綜述 ....0.2.1 相關圖像研究素材 ....0.2.2 歷代相關文字資料 ....0.2.3《清明上河圖》相關研究現(xiàn)狀 ....0.2.4 中國古代城市史研究現(xiàn)狀 0.3 本書擬解答的幾個基本問題 0.4 研究版本的選擇 0.5 研究方法 ....0.5.1 圖像志和圖像學 ....0.5.2 比較城市史 ....0.5.3 建筑人類學 0.6 研究基本框架 上篇 歷代《清明上河圖》與圖像城市史的比較研究 第1章 城市史的圖像關聯(lián) 1.1歷代版本通覽 1.2 城市形態(tài)的圖像系統(tǒng) ....1.2.1 圖像系統(tǒng)的分類 ....1.2.2 圖像中的模塊化母題 ....1.2.3 圖像系統(tǒng)的傳承脈絡 ....1.2.4 B類與C類版本的形態(tài)關聯(lián) ....1.2.5 黃念本的市井場景與石渠寶笈三編本圖像的流傳線索 1.3歷代版本的圖像城市史基礎特征 ....1.3.1 石渠寶笈三編本 ....1.3.2 坊間諸版本 ....1.3.3 清中葉宮廷諸仿本 ....1.3.4 圖像再現(xiàn)的真實度辨析 本章小結 第2章 城市形態(tài)比較 2.1 “唐宋城市變革”與歷代《清明上河圖》的相關城市信息 ....2.1.1有關“唐宋城市變革”研究的文獻綜述 ....2.1.2“唐宋城市變革”前中國城市街頭文化的早期形態(tài) ....2.1.3各版本《清明上河圖》與夜禁制度 ....2.1.4 結論 2.2 運河與市井形態(tài) ....2.2.1作為基礎設施的運河 ....2.2.2基礎設施與市井形態(tài)的方向性特征 ....2.2.3 各版本近郊運河岸線與市井形態(tài)的關系 ....2.2.4 城墻內市井空間與河流和水體的關系 ....2.2.5 各版本圖像與文獻中相關內容的比較 ....2.2.6 小結 2.3街道與街坊——市井及其空間形態(tài) ....2.3.1市井的空間領域的界定 ....2.3.2市肆諸業(yè)態(tài)空間界面及生活場景特征 ....2.3.3街道空間與其他空間之間的界面形態(tài) ....2.3.4街坊的邊界形態(tài)及其生長特征 ....2.3.5小結:中國古代城市特殊的店面化過程及結果 2.4市井空間與街道場景的關系 ....2.4.1街頭場景分析 ....2.4.2橋頭場景分析 ....2.4.3城門外場景分析 ....2.4.4空間場景中的女性角色 2.5 城市形態(tài)差異和演進背后 ....2.5.1物質因素 ....2.5.2人口因素 ....2.5.3制度和技術因素 ....2.5.4價值觀念和消費風尚 本章小結 下篇 歷代《清明上河圖》中建筑形態(tài)的比較研究 第3章 城池與地標的形態(tài)特征 3.1 歷代《清明上河圖》的城墻和城門形態(tài)比較 ....3.1.1城墻的平面形態(tài) ....3.1.2城墻的修筑技術 ....3.1.3 各版本的城門與城門樓 ....3.1.4 城墻與城門形態(tài)變遷的背后 3.2城市中的區(qū)域性地標 ....3.2.1彩樓歡門 ....3.2.2望火樓 本章小結 第4章 典型建筑的形態(tài)特征 4.1市井普通房屋與店鋪的比較 ....4.1.1 比較的內容和版本的選擇 ....4.1.2 屋頂形式 ....4.1.3 屋面材料 ....4.1.4 屋面細節(jié) ....4.1.5 斗栱形制與使用范圍 ....4.1.6門窗欞條花格 ....4.1.7 小結 4.2虹橋的形態(tài)特征 ....4.2.1 石渠寶笈三編本的虹橋形態(tài) ....4.2.2 清明易簡圖的虹橋辨異 ....4.2.3 其他版本磚石拱橋的虹橋形態(tài) 4.3從勾欄到戲園 ....4.3.1宋元之際勾欄相關史料 ....4.3.2勾欄建筑布局的一些基本問題 ....4.3.3瓦子與“唐宋城市變革”后集中市肆空間的轉型 ....4.3.4明清戲園及其與宋元勾欄建筑的比較 ....4.3.5結論 4.4鄉(xiāng)野戲臺形式和布局的比較研究 ....4.4.1春臺戲與各版本中的鄉(xiāng)野戲臺 ....4.4.2各版本鄉(xiāng)野戲臺的位置與做法 ....4.4.3各版本鄉(xiāng)野戲臺的觀演模式 ....4.4.4結論 4.5 北宋金明池及歷代相關圖像流變探討 ....4.5.1北宋東京的金明池及其中的市井形態(tài) ....4.5.2元代金明池題材繪畫的圖像信息 ....4.5.3各版本《清明上河圖》中的金明池 ....4.5.4結論 本章小結 第5章 歷代《清明上河圖》相關的圖像中國古代城市史問題 5.1圖像中的城市與建筑研究方法 ....5.1.1基于關聯(lián)和比較的圖像城市史方法和城市形態(tài)研究框架 ....5.1.2 圖像中的建筑研究 5.2 本書主要研究成果 ....5.2.1 歷代《清明上河圖》圖像源流 ....5.2.2 城市史和城市形態(tài)比較 ....5.2.3 建筑形態(tài)研究 5.3本書研究內容的進一步擴展方向 附錄 本書相關《清明上河圖》主要版本一覽 A類版本:石渠寶笈三編本 B1類版本:清明易簡圖 B2類版本:遼寧省博物館明仿本 C類通行版本:白云堂本 C類通行版本:遼寧省博物館仇英款本 C’類版本: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乙本 D類版本:清院本 E類版本:黃念本 圖片索引 表格索引 參考文獻 致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