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建福宮


作者:[英]潘鬘     整理日期:2017-02-20 22:06:22


  1923年6月26日夜,紫禁城中一場神秘的大火,
  將收藏乾隆帝無數(shù)珍寶的“建福宮花園”,化作一片廢墟,留下滿目瘡痍。
  ——作為乾隆敕建且最鐘愛的御花園,建福宮緣何遭遇回祿之災?
  75年后,當年的紫禁城,已變身“故宮博物院”。
  在幽邃的紅色高墻內(nèi),以傳統(tǒng)工藝將御苑重建如初 ,依然步履維艱。
  從清代帝王怡情養(yǎng)性的靜地,到現(xiàn)代展覽多功能空間,
  古建修復的意義和用途,究竟何在?
  全書四色彩印,以百幅珍貴圖片,盡顯建福宮花園的輝煌與失落
  傳統(tǒng)工藝與現(xiàn)代技術(shù)的碰撞,引發(fā)一段段扣人心弦且發(fā)人深省的故事
  飽經(jīng)滄桑的紫禁城,因建福宮花園的重建,而更加完整了嗎?
  “建福宮花園”位于北京故宮西北隅,初建于清乾隆年間,乾隆帝將至愛珍寶盡藏于此,并常在園內(nèi)吟詩賞畫。1923年6月26日,花園突遭回祿之災,“寶庫”一夜之間化為廢墟。自此,建福宮花園沉睡在瓦礫之下長達75年之久。1999年,國務(wù)院批準了香港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捐資的建福宮花園復建工程。工程于2006年竣工,以傳統(tǒng)工藝結(jié)合現(xiàn)代技術(shù),成為古建修復中的典范。本書作者全程跟蹤工程進展,研讀大量相關(guān)歷史檔案,得以全面追溯這座御苑從乾隆興建到復建竣工之間的曲折歷程。書中更收入近百幅珍貴圖片,花園昔日的失落與重建的艱辛歷歷在目。 作者簡介
  潘鬘(May Holdsworth),現(xiàn)居香港,出生于上海,曾在馬來西亞和英國接受教育,著有《紫禁城——大內(nèi)宮苑》(Forbidden City: The Great Within, I. B. Tauris, Discovery Channel Press and Odyssey, 1995),《香港故事》(與葛露蓮合著,The Hong Kong St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紫禁城》(The Forbidden C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及《洋鬼子》(Foreign Devi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目錄:
  序一 陳啟宗 9
  序二 單霽翔 13
  紫禁城地圖 16
  第一章 回祿之災 18
  一個瓷瓶與一個瓷盤 27
  第二章 乾隆造園 30
  《女史箴圖》??44
  第三章 園映夕陽 52
  一幅繪畫和一幀照片 67
  第四章 緣何火起(與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鄒愛蓮、唐益年、楊永占合著)??72
  到底有多少損失? 88
  第五章 復建源起 92
  保護紫禁城建筑 111
  第六章 石作之工 114
  再現(xiàn)輝煌 郭旃 135
  第七章 木作之工 138
  花園中的書法 160
  第八章 瓦作之工 162
  脊獸 185
  第九章 油漆彩畫 186
  畫飾 205
  第十章 花木山石 208
  敬勝齋內(nèi)部裝飾 223
  第十一章 營造展示 226
  花園里的現(xiàn)代空間 畢衛(wèi) 240
  建福宮花園年表 242
  中正殿 244
  鳴謝及資料來源 246
  圖片版權(quán)信息 251





上一本:點+線 下一本:建筑設(shè)計筆記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建福宮的作者是[英]潘鬘,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