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建筑意匠十二講


作者:香山壽夫     整理日期:2017-02-20 21:53:12


  這本書是為那些準備學習建筑的人們以及那些關心建筑的人們所寫的;蛘吒_切地說,作者是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使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解建筑以及正確地理解建筑的重要性。作者相信通過深刻地理解建筑藝術這門被稱為社會藝術 ,或公共藝術的含義,不僅可以使我們每一個人的感覺和精神變得豐富,而且將會使維系我們之間相互關系的秩序變得更加明確而清晰。
    這本書最初是以講義記錄的形式開始的,結果從去年到現(xiàn)在的2年時間里全面修改了兩次。在實際的講義中使用的幻燈片每次都大約有100至150張,在書中是無法全部收錄進入的,所以在保持原有講義的順序的同時,時行了大量的調(diào)整。

目錄:
  第一講 關于空間 居住和建造
  建筑賦予空間以秩序,人類通過空間形成秩序
  關于建筑的本質(zhì)是避難所的錯誤認識
  家是世界的模型
  建筑藝術的綜合性是通過現(xiàn)實性來實現(xiàn)的
  空間是以自己為中心呈同心圓狀向外擴展的
  相關建筑實例介紹
  在建筑空間當中不僅僅只有自己
  通過共有空間來建立共同體
  若干建筑宴例介紹
  第二講 關于房間 中心和圍合
  空間的基本形式是由中心和圍合部分構成
  關于“單元”
  中心是由什么形成的呢
  關于柱子、火、水以及“圍合中的圍合”
  圍合是由什么形成的呢
  關于地面、屋頂、墻壁
  空間總是希望向外擴展
  關于空間的膨脹性
  探求“起源”的意義所在
  第三講 關于房間的集合 圍合和共同體
  建筑是房間的共同體
  房間之間是相互沖突的 關于協(xié)調(diào)或者均衡
  關于中心型平面 輪廓的圍合和中心的圍合
  關于螺旋形 垂直和環(huán)繞或者確定和猶豫
  關于線型平面
  關于格子型平面
  第四講 關于窗戶空間和光
  空間通過光來造型
  關于光的兩種對立的觀點
  柯布西耶和賴特,希臘和哥特
  貫穿墻壁的光 在圍合結構的厚度當中形成的窗子
  充滿空間的光包圍著光的圍合
  “照射在物體上的光”和“充滿空間的光”
  第五講 續(xù)關于窗戶光明和黑暗
  被圍合了若干層的光關于日本的空間
  從下方照射上來的光 庭院、檐廊、屋檐內(nèi)側、天井以及墻壁
  從上方照射下來的光和從下方照射上來的光
  圍合空間的面是多層的 各種不同類型的日本的建筑實例
  窗子的各種不同的開啟方式分解它的形狀,再進行重新構筑
  圍合空間的墻壁肯定有兩面以上
  關于多層面的歐洲的建筑實例
  第六講 關于人口 敞開和關閉
  人口不僅表示歡迎,也表示拒絕,
  同時也是等待的地方
  希望人口成為房間
  內(nèi)部空間通過人口被表示出來若干實例介紹
  人口是分化的
  人口,其外部也可以成為房間
  人口,可以讓人駐足停留,也可以讓人拂袖而去
  立面是獨立的,或者可以被揭下來的
  第七講 關于場所 地形和記憶
  地形存在于建筑之前,并且限定空間
  人類從地形當中發(fā)現(xiàn)空間
  什么是“場所” 是被賦予了“room”特征的地形
  “明顯地形”和“隱蔽地形”
  “隱蔽地形”的意義是在記憶的積累中被確定
  若干實例的介紹
  建筑將場所的特性視覺化
  第八講 關于表象 居住和表現(xiàn)
  內(nèi)部可以居住的建筑,外部也可以作為觀察的對象
  作為表象的建筑
  什么是“表象”
  建筑是藝術嗎 關于實用性和藝術性
  是制約破壞了藝術嗎 所有的藝術都是在制約當中成立的
  作為藝術的建筑究竟要表現(xiàn)什么
  建筑不能采取否定的表現(xiàn) 關于共同價值的表現(xiàn)
  第九講 關于主題 支撐和圍合
  建筑的基本制約條件是什么 與其他藝術領域進行比較
  “圍合的主題”和“支撐的主題”是在對立當中共存的
  從柱子到列柱 從構筑性到圍覆性(1)
  從拱到表皮 從構筑性到圍覆性(2)
  “圍合的主題”和“支撐的主題”之爭
  第十講 關于設計爭斗和一致
  關于主題的對立統(tǒng)一
  由于“圍合的主題”的肥大導致統(tǒng)一的崩潰哥特
  另外一個例子文藝復興
  “支撐的主題”的復興新古典主義
  不論過分強調(diào)哪一方面的主題都會引起革命合理主義和現(xiàn)
  代主義
  第十一講 關于分解還原和狂氣
  現(xiàn)代主義是由還原主義的思想來支配的
  關于分餌的過程和急躁
  還原主義的思想是與革命愿望連接在一起的
  關于工業(yè)化論和城市改造論
  還原主義的思想將走向何方俄羅斯構成主義
  關于有機主義的思考其意志和方法
  第十二講 關于秩序創(chuàng)作和時代性
  懷疑對于創(chuàng)作來說意味著什么
  關于虛無主義
  關于建筑中文學態(tài)度的過剩
  “太師椅懷疑論”和“施工現(xiàn)場的實在論”
  建造的人從本質(zhì)上相信實在
  “觀察”和“創(chuàng)作” 秩序是如何共有的
  秩序一經(jīng)出現(xiàn),立刻就又消失不斷地修改
  “秩序的寂靜(Tranquilities Ordinals)” 它存在于沉默的神秘之內(nèi)
  參考文獻
  后記





上一本:中國建筑藝術二十講 下一本:上海近代建筑風格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建筑意匠十二講的作者是香山壽夫,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