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街道的美學


作者:[日]蘆原義信     整理日期:2017-02-20 21:40:38


  這本書以街道的視覺秩序的創(chuàng)造作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設計的出發(fā)點,分別從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學規(guī)律,人文特色出發(fā)由淺至深論述如何發(fā)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設計中的視覺秩序規(guī)律。
  現代西方建筑理論眾說紛紜,其中雖不乏真知灼見,不過這些理論的研究者卻未必都具有建筑創(chuàng)作實際體驗,故雖言之鑿鑿卻不著痛處,難以指導設計實踐。更有甚者,唯恐其理論不夠“深奧”,乃一味旁征博引,玄之又玄,再加文字晦澀,讀后令人如墜五里霧中。
  蘆原義信這部《街道的美學》和《續(xù)街道的美學》則一掃上述弊端。作者把當代許多建筑理論、豐富的知識寓于通俗易懂的流暢文字中,通俗而不淺薄。并且,作者又把這些理論應用于自己的建筑創(chuàng)作,通過自己的大量作品說明這些理論,故理論性強但又不脫離實踐。

作者簡介
  蘆原義信(1918—2003)日本當代著名建筑師。畢業(yè)于東京大學建筑系、哈佛大學研究生院,歷任日本法政大學、武藏野美術大學和東京大學教授,曾擔任日本建筑學會主席、日本建筑師協會主席。1956年成立建筑事務所,其設計代表作包括東京駒澤體育館、索尼大廈、東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東京藝術大劇院等。收入本書的《街道的美學》和《續(xù)街道的美學》集中體現了他以“外部空間設計”為中心的建筑美學思想。

目錄:
  上篇 街道的美學
  一 建筑的空間領域
  1 內部與外部
  2 墻的意義
  3 城郭
  二 街道的構成
  1 街道與建筑的關系
  2 街道的構成
  3 寬與高之比(DH)
  4 廣場的美學
  5 陰角空間
  6 下沉式庭園技法與密接原理
  7 第一次輪廓線與第二次輪廓線
  8 俯視景觀
  9 室外雕塑的意義
  三 關于空間的幾項考察
  1 小空間的價值
  2 夜景——“圖形”與“背景”的反轉
  3 留下記憶的空間
  四 世界街道的分析
  1 幾個問題
  2 澳大利亞帕丁頓的并列式住宅與京都的町家
  3 意大利奇斯臺尼諾與愛琴海希臘諸島
  4 波斯街道——伊朗伊斯法罕
  5 昌迪加爾與巴西利亞
  五 結束語
  下篇 續(xù)街道的美學
  六 關于空間領域的考察
  1 墻型建筑與地板型建筑
  2 內眺景觀與外眺景觀
  3 中心的喪失
  七 景觀的構成
  1 格式塔心理學在景觀中的應用
  2 水邊的美學
  3 街道的指標——DH與WD
  4 綠化的美學
  5 城市的色彩
  八 對住宅和城市環(huán)境的建議與探索
  1 社區(qū)性與私密性
  2 住宅與庭園的探索
  3 城市美化的進展
  4 商業(yè)街的變遷——從舊貨市到步行商業(yè)街
  5 城市空間中的表演
  九 世界景觀的分析
  1 埃菲爾鐵塔與東京塔
  2 米蘭商場與淺草寺前街
  3 世界的橋
  4 德國南方中世紀街道——羅曼蒂克之路巡禮
  5 威尼斯街角上的思索
  十 結束語——現代建筑展望
  附錄
  參考文獻





上一本:破土 下一本:給設計以靈魂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街道的美學的作者是[日]蘆原義信,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