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分為十二個章節(jié),以居住者的角度來討論「舒適住宅空間」的十二項條件。本書作者對圍繞住宅和生活周邊的日,嵤乱约吧畹奈⒚钐幱兄貏e的喜愛和觀察,所以在日本被稱之為「住宅設計師」。本書正是他多年思考「究竟什么是好住宅的條件」、「什么是居住所不能欠缺的條件」等問題而記下的 觀察心得。作者認為,所謂「住宅」,并非只是把人的肉體放進去,在里面過著日常生活的一個容器,它必須也是能夠讓人的心,安穩(wěn)地、豐富地、融洽地繼續(xù)住下去的地方。所以他試圖以居住者的角度,列出了十二項觀察標準來討論「舒適住宅空間」所應具備的條件?傊≌脑O計不再是能夠輕忽怠慢的領域,終于進入必須認真地重新思考的時代了。 本書與其它建筑類書籍不同之處,就在于作者天馬行空但又細膩敏感的心靈。作者所觀察的重點,常常是一般人不會注意到的細微處,例如水池中石塊該如何沉入水中、石墻接縫處須如何安排處理、無用之用的樓梯有何趣味等等。作者也會為了想實地走訪戒備森嚴不準參觀的建筑而偽裝身分混進其中,更為了電影中一幕令他感動的畫面而走訪一處廢墟。隨著作者的敘述,頓時覺得那些建筑不再只是建筑,而是一位位老朋友,邀請你分享它們埋藏在各個角落的秘密和心情。
作者簡介: 村好文(Nakamura Yoshifumi),建筑師,一九四八年生于日本千葉縣,一九七二年畢業(yè)于武藏野美術大學建筑系。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年為止,在吉村順三設計事務所工作。一九八一年設立レミングハウス(Lemming house)事務所。一九八七年以「三谷先生的家 」獲得第一屆吉岡賞。一九九三年再以「一系列的住宅作品」獲得第十八屆吉田五十八賞特別賞,F(xiàn)在,擔任日本大學生產工學部居住空間設計課程教授。 中村好文先生自學生時代起,就有志于把住宅設計和家具設計當作一生的工作。自創(chuàng)業(yè)以來,已經設計過百間以上的住宅以及各色各樣的家具。除了建筑專業(yè)外,他還以喜愛旅行和料理、輕妙灑脫的隨筆作家身分而為人所知。 從其著作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個纖細、柔和、風趣的藝術家,所以文章中?梢砸姷街T如游戲之心、余裕、自然體這樣的言詞。他每天和事務所的人一起用早餐,自己也參加抽簽以決定早餐的工作任務,有時擔任采買,有時擔任烹飪。他認為生活不只是工作,所以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乃是住宅設計上非常必要的條件。建造一個家最感愉快的是,能夠與住在那個家的spirit(靈魂或精神)相遇的瞬間。而所謂舒適的空間,就是能讓自己感覺自然的地方,所以他心中理想的家就是感覺像穿著牛仔褲這種居家服的家。 他的主要建筑作品有:「三谷さんの家」(1986)、「朝吹さんの家」(1991)、「清水高原の家」(1992)、「上総の家」(1993)、「今村家改修」(1994)、「美術館as it is」(1995)、「扇が谷の家」(2001)、「風子ハウス」(2002)、「REI HUT」(2003)等。 譯者林錚顗,臺大歷史系畢業(yè),東京大學東洋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yè)。旅居西雅圖十余年,為當?shù)厝A文報紙《西華報》和《華聲報》撰寫評論、專欄多年。
目錄: 前言茱蒂·阿伯特和丹波先生 第1章風景 第2章套房 第3章居心地 第4章火 第5章游戲心 第6章廚房和餐廳 第7章孩子 第8章觸感 第9章壁龕 第10章家具 第11章持續(xù)住下去 第12章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