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歐洲藝術


作者:[英]克拉斯克     整理日期:2017-02-20 20:28:28


  ★西方當代最前沿“牛津藝術史”系列
  ★拋開陳詞濫調的術語,回歸歷史觀看的原點,再現城市經濟空前增長時代的歐洲藝術全景
  18至19世紀的歐洲,經濟空前增長,社會激烈變革,城市化進程使得通向財富和權力的社會途徑被不斷拓寬,長期主宰歐洲藝術的文藝復興傳統(tǒng)權威土崩瓦解。
  這一時期,荷加斯以《浪子生涯》開創(chuàng)敘事版畫的先河,雷諾茲卻因《羅馬學派》對經典的巧妙模仿而聞名遐邇;戈雅在《奇想集》中堅守著啟蒙運動的思想,達維特則在《荷拉斯兄弟之誓》中讓藝術技巧成為了道德目標……
  這些作品,無論在形式、風格還是情感上都截然相異。本書作者大膽拋棄“洛可可”、“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這些陳詞濫調的術語,將以往浮于作品表面的目光,拉回到歷史觀看的原點,鮮活展現出在這復雜動蕩時代下的社會藝術全景。
  ——————————————————————
  作者對這一時期的歷史問題擁有深刻的洞見,使他得以對這一時期的藝術建立全新的理解框架,本書是一部富于精妙的原創(chuàng)性見解的杰作。
  ——大衛(wèi)?賓德曼(David Bindman)倫敦大學學院教授
  這部著作為這一時期的藝術研究注入了新鮮的空氣。終于有了這樣一部藝術史,能被適切地置于其廣泛的歷史語境之中。
  ——羅伊?波特(Roy Porter)倫敦大學學院榮休教授
  令人印象深刻的完備著作,無論對于想要了解18、19世紀歐洲藝術的普通讀者還是專業(yè)研究者,這本書都提供了易懂的,卻是本質性的理解。
  ——理查德?里戈利博士(Dr. Richard Wrigley)牛津布魯克斯大學 作者簡介
  馬修?克拉斯克(Matthew Craske),耶魯大學客座教授,曾任英國國家肖像畫廊利弗休姆研究員、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研究員。
  譯者彭筠,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博士,中央美術學院學報編輯部助理研究員,《世界美術》編輯。主要從事西方美術史與方法論研究,已出版譯著有阿?伯?奧利瓦的《馬塞爾?杜尚的一生》。

目錄:
  導言
  從洛可可到浪漫主義:定義的難題,還是信仰的質疑?
  城市化的影響:新的藝術公眾、藝術類型、藝術家和理論話語
  第一章 超越有用與令人愉悅之人
  藝術成為有教養(yǎng)的公眾關注的焦點,而且遠不止被這些人所關注
  藝術名人、藝術失敗者與藝術的自我表達:藝術家過多的問題
  討人喜歡的天才與不可羈勒的妖魔
  英勇的“創(chuàng)作”之戰(zhàn)
  從家庭的夢想到夢魘
  依靠與尊重的喪失
  第二章 “商業(yè)與政治將世界連成一體”
  普適性“啟蒙”文化的希望與威脅
  文化特性擁護者的價值化:
  民族英雄,“歷史的犧牲品”和敢于挑釁的民族藝術家
  作為文化同一性手段的公共藝術政策
  意大利“大旅行”及“世界主義”理想的實現與落空
  第三章 “在欺騙的藝術中找茬,不過是徒勞……”
  成為真理的妓女
  不同層次的觀看:道德短視、淫欲好奇心與深刻洞察力
  遭遇“無處不在的”幻像:
  魔術燈人、江湖郎中、騙子、變戲法的和煉金士導言
  第四章 “自由為先,榮耀其后……”
  藝術史的生物學觀念進入公眾意識
  墮落與文化污染
  消失的男性氣概
  北方的崛起
  地圖
  注釋
  插圖目錄
  參考文獻
  大事記
  譯名對照表





上一本:宋畫大系?山水卷 下一本:建筑的起點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歐洲藝術的作者是[英]克拉斯克,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