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島里人》以作者的成長以及家族的變遷為主線,寫他的家族、親朋、師長、故鄉(xiāng)等一些人與事。在楊先讓飽含熱情的文字中,我們讀出了濃濃的家國情懷,這是他們那一代人的底色,更是那一代人鍥而不舍的生命追問。楊先讓是新中國第一代的藝術家,他對家族的記錄,就是對時代的記錄,其中的人與物如同他的版畫一般,以他情感濃厚的筆觸展示給時代。 《三人行》是作者所寫的文化藝術界的人與事,寫了眾多“為時代造型”的藝術家。其中有徐悲鴻、齊白石、李苦禪、古元、鄒雅、王朝聞、黃永玉等,更有快要被歷史遺忘的藝術家,比如鄭錦、王青芳……而顧毓琇、周汝昌、郭蘭英、郎毓秀、郭淑珍等或為其摯友,徐冰、陳文驥、韓書力等或從其學,流芳彌遠,可謂一個人的中國百年美術史; 《夢底波濤》是楊先讓先生對中國民間美術思考、梳理、總結的結晶。楊先讓曾在中央美院主持年畫、連環(huán)畫系,創(chuàng)建“民間美術系”,他把民間藝術提升到學院體系中觀察、學習、創(chuàng)作……短短數年之間,就培養(yǎng)出了徐冰、陳文驥、呂勝中、韓書力等藝術大家。更是帶隊十四次走黃河,在豐富的民間土地上挖掘出庫淑蘭、蘇蘭花、潘京樂……可謂重新書寫了中國美術史; 《我為主》講述了去國前后的楊先讓對藝術本體性的思考。如同一個赤子,楊先讓以一個“旁觀者”“他者”的姿態(tài)超然地、敏銳地觀察著西方藝術,對比著中西方藝術的異同,也注視著在西方的華人藝術家。他認為中國藝術無須低人一等、妄自菲薄,更不必一味仰望迷信西方,乃至喪失自我!拔覟橹鳌北闶瞧渲芯袼,溫家寶總理在與他的通信中也強調了這三個字。 作者簡介 楊先讓,1930年生于山東牟平養(yǎng)馬島,1939年隨家人遷居朝鮮,1944年回國求學,1952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曾任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和創(chuàng)作員,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員,文化部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間美術學會副會長,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主任、教授。 曾獲美國休斯敦大學亞洲藝術部文化獎、全美華人教育基金會終身藝術成就獎、中國文聯第11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等國內外大獎,并被英國大英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機構和個人收藏。曾出版著作《黃河十四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黃河流域民間藝術田野考察報告》《徐悲鴻:藝術歷程與情感世界》《中國鄉(xiāng)土藝術》《與木刻刀結緣50年:我的木刻版畫創(chuàng)作歷程》《海外漫紀》《藝苑隨筆》等。
目錄 《我是島里人》 《三人行》 《夢底波濤》 《我為主》 《我是島里人》 《三人行》 《夢底波濤》 《我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