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法國作家熱內通過薩特、科克托等朋友與藝術家賈科梅蒂相識,并應邀為藝術家做模特。從1954至1958年,熱內時常拜訪賈科梅蒂位于巴黎十四區(qū)伊伯利特-曼東街的畫室。這一相遇所激起的精神探索、交流和純凈的友誼,被熱內記錄在《賈科梅蒂的畫室》里。熱內論藝術的文字極少,本書收錄的幾篇獨具風格的藝術筆記,是熱內僅存的直接闡述自己的生命觀和藝術觀的文字。 《賈科梅蒂的畫室》是我所讀過的最好的藝術評論。 ——畢加索 熱內向我們證明,天才并非某種天賦,而是人在絕境中開辟的出路。 善只是幻覺,而惡是虛無,它在善的廢墟上造出自己。 ——薩特 有一天,熱內應被視為道德家。我們總習慣于把道德家混同與衛(wèi)道士。 詩是一種道德,內在、自律,拒絕強制性的范疇和機制。 ——讓 ? 科克托 熱內非常像賈科梅蒂為他畫的肖像,賈科梅蒂把握住了這個人強烈 的情感、嚴格的控制力和近乎宗教式的沉靜的驚人結合。 ——薩義德 作者簡介 讓?熱內(Jean Genet 1910—1986),法國作家。出生后被遺棄,在教養(yǎng)院長大。早年流浪、偷竊、賣淫,多次被捕入獄。在獄中開始寫作詩歌和小說,包括《死囚》、《鮮花圣母》、《小偷日記》等。作品被紀德、科克托等人發(fā)現(xiàn),嘆為天才,他們與薩特等數(shù)十位作家聯(lián)名向法國總統(tǒng)請愿,要求終身赦免熱內。出獄后,熱內轉入戲劇創(chuàng)作,代表作有《女仆》、《陽臺》、《屏風》等,聲譽鵲起。后參與社會運動,支持被壓迫者的反抗,尤其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
目錄 愛的殘痕——熱內論藝術(代序) 賈科梅蒂的畫室 倫勃朗的秘密 一本撕碎的倫勃朗之書的殘余 走鋼絲的人 愛的殘痕——熱內論藝術(代序) 賈科梅蒂的畫室 倫勃朗的秘密 一本撕碎的倫勃朗之書的殘余 走鋼絲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