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攝影家、博物學者莫非三十年如一日地關(guān)注中國大地上的各種植物。他理解自然對于生命的細微意味,他說:“樹葉總比一本書更厚實更深刻更新鮮。要是我們連鼻子底下的東西都沒有好好讀過,在圖書館里,能看見什么呢?活的‘知識’在早晨的草葉上,在中午的花蕊里,在黃昏的漿果中!庇懈杏谧匀慌c文明之間日益巨大的裂痕,在《風吹草木動》這部“詩意的博物學著作”中,他以二十四節(jié)氣為線索,巧妙地結(jié)合含蓄雋永的現(xiàn)代詩歌、精致典雅的博物隨筆和細膩深切的逆光攝影圖片,向我們展示了凌霄、蠟梅、天目瓊花、蘿藦、虞美人、海棠、玉蘭、銀杏、葫蘆、忍冬等數(shù)百種“人間草木”在自然四季中的細微變化,以及它們在中國人生活中所呈現(xiàn)的美學情趣和文化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