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上海1912


作者:王琪森     整理日期:2021-12-26 04:47:31


  一月的上海,正值大寒時節(jié),街頭的行道樹早已落光了葉子,空留下長短參差的枝椏,在凜冽的寒風中顯示其錚錚風骨。街角有一個老農(nóng)婦正挑著一擔臘梅、天竺在叫賣。那金黃的臘梅不時散發(fā)出一縷縷淡雅的清香,并和猩紅的天竺一起為民國元年的上海街景增添了一種喜慶的氣氛。由于光復,很多人已剪掉了腦后長長的辮子,走起路來也顯得腳步輕健而精神,整個城市也仿佛一下子年輕而振奮了起來。
  在小東門內(nèi)海防廳的上海都督府會議室內(nèi),氣氛顯得相當歡快。前兩天才從南京參加完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宣誓就職典禮回滬的申正仁、樓云陽、趙復興、金君甲等人正在向顧伯棠、孔方乾、關(guān)虎生等人介紹著總統(tǒng)就職的盛況。他們?yōu)槟苡H自見證這千古難逢的歷史時刻而感到自豪。樓云陽頗有模仿才能,他正一手撐腰,一手在胸前揮舞著學孫大總統(tǒng)的誓詞,那并不十分正統(tǒng)的廣東官話,引得眾人大笑。一位年輕人手持竹殼熱水瓶,正為大家倒著茶水,當他來到申正仁面前倒水時,申打開一只考究的歐米茄懷表,看了一下時針已指向下午二時,便說:“果夫,請你進去叫一下陳都督吧,時間到了,人也到齊了!蹦贻p人點了一下頭,他就是陳其美的侄子陳果夫,如今正是陳都督的助理。
  在里間的都督辦公室內(nèi),陳其美正對著那一疊疊催款單、繳費單,特別是催軍餉單而絞盡腦汁。盡管他已命申正仁將大清銀行改為中華銀行的呈文遞交給了南京總統(tǒng)府,急籌官股600萬兩,但這需要一個過程,既要開股東大會,又要商定改制章程等,不是一兩天就能籌到款的。而眼前這些費用,都是急需現(xiàn)錢立馬解決的,尤其是革命軍的軍餉,在光復起義前就許愿光復后一定發(fā)放,想不到光復后錢更加緊缺了,身為都督的他深知欠軍餉是會引起動亂的。而今上海剛剛光復,百廢待興,百業(yè)待振,千萬不能再添亂。
  陳果夫此時走了進來,“叔,開會時間到了,大家正等著你。”唯有在沒有其他人的情況下,陳果夫才直接叫“叔”,平時都叫“陳都督”。這也是陳其美的意思,顯示在革命軍中不能私人親屬關(guān)系化!班拧!标惼涿勒酒鹕恚衍娧b上衣的領(lǐng)口系上后,即走進了會議室。
  在都督位上落座后,陳其美含笑揮手和各位打著招呼。時年35歲的這位上海都督府首領(lǐng),中等身材而舉止瀟灑,五官端正而面容清秀,鼻梁上架著一副圓形的金絲邊眼鏡。要不是一身戎裝,還是更像一位教書先生。他是浙江吳興(今湖州)人,那是一個山明水秀而相當富庶的魚米之鄉(xiāng),南依林木蔥郁的天目山、莫干山,北臨包孕吳越的太湖,物產(chǎn)豐饒,交通便利,因而商賈之風盛行。陳其美早年亦在杭州一當鋪做學徒,后任上海絲業(yè)貨棧的會計,于1904年26歲時棄商赴日留學,投身于反清運動。1906年加入同盟會,成為孫中山的忠實追隨者。兩年后受命回國,擔負起滬浙京津革命黨人的聯(lián)絡組織工作。1909年在上海接辦天寶棧為南方重要的革命機關(guān),顯示了相當?shù)慕M織才能和社會活動能力。他平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是“丈夫不怕死,怕在事不成!睘槿撕浪⒅保易鞲覟。同時創(chuàng)辦了《中國公報》和《民聲叢報》,鼓吹革命,喚起民眾。他于1903年就在上海參加青幫,為“大”字輩級高輩分人物。此時,他秉承孫中山注重團結(jié)、借用幫會力量的指示,在青幫中大力發(fā)展反清勢力,使之成為起義光復的重要力量,被革命黨同志譽為“四捷書生”,即“口齒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動捷”。1911年7月,上海成立同盟會中部總會,他成為具體負責的庶務部長。武昌起義后,他積極奔走,多方聯(lián)絡策動,出生人死,身先士卒,直接參與并領(lǐng)導了上海光復起義。
  陳其美咳嗽了兩聲,算是發(fā)言前的準備,同時起到了靜場的效果:“各位同志,孫總統(tǒng)南京宣誓就職,乃國之盛事、民之幸事。但共和初始,民國初創(chuàng),諸事雜多,倍感艱難。就以目前滬軍都督府的維持經(jīng)費來講,就尚未落實。上海的光復起義,多蒙各位紳商慷慨解囊,捐助了200萬兩白銀,我特別在此要感謝申兄,他一人就捐助了五十萬兩。”說到此,陳其美向坐在右邊的申正仁拱手作揖,申也拱手回禮,“為光復作些貢獻,理所當然”。
  陳其美停頓了一下,又繼續(xù)說道:“現(xiàn)在這些白銀已所剩無幾,接下來需要撫恤起義中傷殘死亡的弟兄,維持地方治安,特別是革命軍的軍餉已是數(shù)次催發(fā),如再拖延,會引出亂子。盡管孫總統(tǒng)已命我著手將大清銀行改制為上海中華銀行,但這需要至少兩個月的周期。我估算了一下,當下急需300萬兩白銀!迸_下發(fā)出了輕輕的“噓”氣聲和嘆氣聲。陳其美苦笑了一下:“大家也別噓氣嘆氣,我都督府可是個空籃子,還得請在座的各位繼續(xù)想想辦法給予資助!”
  P19-21
  這是一個并不遙遠而又被歷史記憶忽略和意識形態(tài)誤讀的年代————上!1912。
  1912年是中華民國元年。而元月元日(農(nóng)歷辛-亥十一月十三日)這一天,對于古老的中華民族來講,意味著進入了改天換地的歷史新紀元。隨著清王朝龍旗的飄落,沿襲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土崩瓦解。在歷史更替、社會轉(zhuǎn)型的革命中,被稱為“東南之都會,江海之通津”的上海,曾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而又威武雄壯、轟轟烈烈而又影響深遠的活。
  1911年12月25日上午9時45分,辛亥革命領(lǐng)袖孫中山乘的“地灣夏”號輪到達上海。上海都督府的陳其美都督在租界的十六鋪金利源碼頭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式,軍樂隊奏《向往共和》,伴著21聲禮炮,這位在海外漂泊了15年的“光復第一斗士”孫中山踏上了國土,其首選之地即是上海。
  1912年1月1日上午10時,上海各界代表、民眾及軍隊聚集在北火車站,歡送革命黨領(lǐng)袖孫中山赴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就在這前一天的傍晚,日本友人宮崎寅藏向?qū)O中山祝賀。孫中山卻以焦急的語氣說:“你能給我借上500萬元嗎?我明天要到南京就任大總統(tǒng)了,但卻身無分文!币責o奈地說:“我又不是魔術(shù)師,一個晚上去哪里弄這么多錢!倍驮谶@關(guān)鍵時刻,是上海的工商界資助了孫中山700萬兩白銀(當時一兩白銀合1元4角大洋),從而使孫中山能在臨時總統(tǒng)就職典禮上莊重地宣讀誓詞。也正是這筆資助,維系了這個新生的民國政府,讓其渡過了最初的危機。對于此事,在目前國內(nèi)幾乎所有的辛亥革命研究專著或相關(guān)史料記載中都未曾提及。而《北華捷報》1912年7月13日,第109頁。1913年3月1日,第650頁。貝熱爾《中國的資產(chǎn)階級》,第82——85頁中都對此作了記載。為此,在由費正清編的《劍橋中華民國史————1912年至1949年上卷》中指出:“據(jù)估計,上海商人資助了700萬兩白銀,幫助孫逸仙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由各省代表投票使之合法化。新政府宣布其為全國性政府,頒布了重復同盟會綱領(lǐng)的內(nèi)容!(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1月,第727——728頁)
  1912年1月上旬,南北和談依然在上海的“惜陰堂”中秘密進行,代表革命黨孫中山的伍廷芳向代表北洋系袁世凱的唐紹儀攤牌,袁世凱必須放棄君主立憲,并讓清帝退位,才可能讓孫中山踐約退讓總統(tǒng)之位。1月16日,孫中山讓伍廷芳再次明確轉(zhuǎn)告袁世凱:“如清帝實行退位,宣布共和,則臨時政府決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職,以功以能,首推袁氏!睆1911年12月8日即在上海開始的南北議和,至此終于拍板敲定。兩個不同陣營的領(lǐng)袖終于達成了政治盟約,英雄與梟雄的博弈較量最終以不流血的一退一讓解決。客觀地講,讓袁氏當國,實在是出于社會現(xiàn)實的無奈、雙方軍力的懸殊和各國列強的向背等。如孫中山不審時度勢地做出這種退讓,那么辛亥革命后的結(jié)果就會直接導致和袁世凱北洋集團的內(nèi)戰(zhàn),新生的共和政權(quán)很有可能會被袁世凱扼殺于搖籃之中。唯其如此,正是在上海所進行的南北和談,不僅維系了新生的民國政權(quán),而且更是奠定和確立了共和政體,使之成為不可逆轉(zhuǎn)的歷史潮流。而上海正是為這個改朝換代的時代性轉(zhuǎn)變,提供了一個相當重要的社會平臺。
  孫中山在1912年4月1日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tǒng)職務后,于4月3日即乘專車離開南京來到上海,下榻在上海虹口余杭路老朋友宋耀如的家。孫先生一生對上海有著特殊的感情。在1885年的人間四月天,年僅19歲的孫中山第一次來上海。1894年的春天,他又懷揣著那封激情洋溢的《上李傅相(鴻章)書》來到上海,爾后北上天津欲面呈李鴻章,但卻遭冷遇后返回上海,經(jīng)初識的宋耀如推薦,此《上李傅相書》在上海的《萬國公報》上發(fā)表,始讓國人知道了這位憂國憂民的熱血青年的名字。其后在1895年、1900年、1906年、1907年、1910年等,多次來到或途經(jīng)上海。特別是自1912年4月后至1925年辭世的14年中,其中有9年孫中山是在上海度過的。上海,不僅為孫中山提供了傾心相愛的伴侶、志同道合的戰(zhàn)友、發(fā)表光復言論的平臺、資助革命的大量經(jīng)費及良好的寓所,而且成為他聯(lián)絡海內(nèi)外志士的根據(jù)地和籌建國民黨的大本營。這位辛亥革命的領(lǐng)袖、開創(chuàng)共和的元勛,是把上海當作他的第二故鄉(xiāng)。
  ……
  ————截選自《后記:我的1912》





上一本:讀者文摘美文--別浪費失敗 下一本:911生死婚禮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上海1912的作者是王琪森,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