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多年前,象征黎明曙光的第一個漢字出現(xiàn)了,文字在天地之間被創(chuàng)造出來,在動物骨骸、金屬、石頭、竹簡、紙帛上被記錄下來,在各個朝代以或沉重樸厚,或飛揚婉轉(zhuǎn),或森嚴宏大,或肆意狂放的書寫線條,完成了每個時代美學最集中的表現(xiàn)。到了現(xiàn)代,漢字不曾消失、不肯遺忘,更將擁有悠長豐沛的活力。 作者以其獨特的美學情懷,述說動人的漢字書法故事。文字編織成畫面,我們走進了那古老卻又現(xiàn)代的漢字時間光廊,東方書寫的敬意與喜悅,就在你我的指間心中!
作者簡介 蔣勛,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長樂人,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yè)。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臺后,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現(xiàn)任《聯(lián)合文學》社長。著述頗豐,主要有《舞動白蛇傳》《給年輕藝術家的信》《天地有大美》《美的沉思》《多情應笑我》《今宵酒醒何處》《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等。
目錄: 自序“上”,“大”、“人”——最早最美的書寫 序篇 最初的漢字 漢字演變 結繩 繩結 倉頡 象形 毛筆 甲骨 金文 石鼓 李斯 由篆入隸 秦隸 簡冊 書法美學 波磔與飛檐:漢隸水平線條 即興與自在:王羲之《蘭亭序》 厚重與飄逸:碑與帖 平正與險絕:行草到狂草 法度與莊嚴:唐楷 意境與個性:宋代書法 形式與表現(xiàn):元明書法與文人畫 古樸與拙趣:走向民間的清代書法 感知教育 衛(wèi)夫人《筆陣圖》 第一課:“點”,高峰墜石 第二課:“一”,千里陣云 第三課:“豎”,萬歲枯藤 第四課:“撇”,陸斷犀象 第五課:“弋”,百鈞弩發(fā) 第六課:“力”,勁弩筋節(jié) 第七課:“辶”,崩浪雷奔 漢字與現(xiàn)代 建筑上的漢字 墨:流動在光里的煙 帖與生活 書法云門:與身體對話 回到信仰的原點 回到九官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