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正文4篇,附錄2篇,計12萬字。書中主要涉及兩個主要問題: 一、中華傳統(tǒng)價值觀,討論其哲學基礎、傳承與發(fā)展,關注其對當代社會的影響; 二、國學相關問題,關涉國學概念、流變,及其近代國學研究的發(fā)展、國學名家與大師。 傳統(tǒng)價值觀與國學是目前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既是學術討論的議題,亦是民眾關注甚至投入熱情的話題。本書作者是著名哲學家,又身兼多種社會職務,多次應相關部門及國內外高校之邀對這兩個問題進行座談、演講,書中多篇文字均經此形成,故全書內容既有學術性,又有針對性;文辭既重準確性,亦不乏通俗性。
作者簡介 陳來 男,祖籍浙江溫州,哲學博士。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著名哲學史家。師從張岱年先生、馮友蘭先生。2009年11月1日正式出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
目錄: 序言 中華文明的哲學基礎 關聯(lián)宇宙 一氣充塞 陰陽互補 變化生生 自然天理 天人合一 中華文明的價值觀與世界觀 早期中華文明的倫理精神氣質 軸心時代中華文明的基本價值 古代儒家的道德概念體系 中華文明的價值偏好與特點 中華文明的價值偏好與現(xiàn)代性價值的差異 中華文明的世界觀:對外部世界的認知與態(tài)度 中華文明的普遍性理想:追求多樣性的和諧 國學流變簡說 漢字與典冊 “六經”的形成 百家爭鳴 兩漢經學 《史》、《漢》與《說文》 典籍圖書 魏晉時期的玄學與道教 隋唐佛學與文學 宋明理學與學術文化格局 清代漢學與大型文獻編纂 近代中學、西學、國學 當代國學熱的意義 中華文明與中國文化的基本特點 近代“國學”的發(fā)生與演變 國學觀念之發(fā)生與演進 國學概念之使用 國學研究之發(fā)展 國學名家與大師 附錄 儒家思想與當代社會 現(xiàn)代儒學與普世價值 中華傳統(tǒng)價值觀的傳承和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