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比地圖更遠


作者:秦三澍     整理日期:2016-12-26 09:44:23


  《比地圖更遠》是詩人秦三澍于2013-2016年間創(chuàng)作的詩歌精選集,選入作者各階段的代表性詩作31首,包括《晚餐》、《在六點鐘那邊》、《雨后致友人》、《過龍女湖心洲》、《迷園:灰!、《低空》、《醒世篇》等,其中2016年新作約占一半篇幅。該詩集收錄于“杜弗青年詩叢”,由杜弗書店、犁書聯合限量發(fā)行。
  秦三澍的詩顯示了一種充分的寫作自覺。他的詩包含了對人類的總體經驗的思考,同時又有對生存的具體性的敏銳察覺。他所采用的詩歌句法也顯示了他對詩的當代性的一種追求,它既是熟悉的生活場景的陌生化呈現,又是對陌生的生存體驗的深刻解釋。(臧棣,詩人、批評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年輕一代詩人中,秦三澍(1991- )是少數幾位具有“綜合寫作”抱負的詩人:他近年不僅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用力頗深,更以青年譯者和批評者的身份自覺介入到當代詩辯證的進程和有機的生態(tài)中。具體到詩歌語言作為一種傳統語言藝術的當代文化實踐,他的表現尤為突出。他或化用古典句法調整新詩節(jié)律,恢復煉字傳統,復活現成修辭對語義本源的重新挖掘;或借由現代詮釋,將古典意象參雜方言詞匯冶熔合金,內嵌在普通話規(guī)約的現代中文語境中,詩意與異質情境的突然對接造成了奇異風景的文學展開。因此,詞語在他的詩歌中不僅僅只是作為語言之根,更是作為語言之擺而獲得了既模糊又精確的拱頂般的最大振幅。這樣的領悟部分地修正了抒情慣性造就的文學觀,至少,寫作可以在語言層面上獲得必要的自警和自律。(第五屆“詩東西-DJS詩歌獎”頒獎詞)
  秦三澍的詩歌將樸素、輕盈的智性與游離日常的詩性省察熔鑄進語言的幽微中,把青年詩人特有的敏感與叩問,鍛造成隱秘的刀鋒,自由而從容地抵達并切割歷史與現實、校園與都市構筑的多維空間及其復雜肌理,從而展現出一個90后詩人可貴的深沉和內斂、思辨與睿智。(第二十三屆“柔剛詩歌獎”授獎詞)
  杜弗青年詩叢|出品人:朱欽運、胡宏樂
  主編:秦三澍、蔌弦
  品牌總監(jiān):穎川
  杜弗書店 × 犁書 聯合出品 作者簡介
  秦三澍,1991年生于江蘇徐州。詩人,譯者,兼事批評。復旦大學中文系—巴黎高師文化遷變與傳播研究中心比較文學碩士生。作品見于各類文學刊物和年度選本,輯有詩歌集冊《孔雀與人間詩》。曾獲柔剛詩歌獎(2014)、詩東西-DJS詩歌獎(2015)、重唱詩歌獎(2015)、全球華語大學生年度詩人獎(2016)等國內外文學獎項。譯介有伊夫?博納富瓦、熱拉爾?馬瑟、比利?柯林斯等法、英語重要詩人及十余位歐美青年詩人的作品。主編“杜弗青年詩叢”。大學期間曾擔任同濟詩社社長,F為《飛地》叢刊詩歌編輯,復旦文學翻譯工作坊召集人;兼任北方文藝出版社“北極光詩系?當代譯叢”副主編。

目錄:
  2016
  -
  低空 ___ 3
  風聲 ___ 5
  醒世篇 ___ 6
  避世篇 ___ 9
  勸世篇 ___ 11
  剩余篇 ___ 13
  潮汐篇 ___ 15
  歸心篇 ___ 17
  遠游篇 ___ 18
  光照篇 ___ 20
  宵禁篇 ___ 22
  深淺篇 ___ 24
  夜航 ___ 28
  感時詩 ___ 29
  -
  2015
  -
  晚來鳳 ___ 35
  過龍女湖心洲 ___ 37
  失眠詩 ___ 40
  窄巷詩 ___ 42
  迷園:灰海 ___ 44
  迷園:命名 ___ 50
  入梅及其他 ___ 52
  -
  2014
  -
  在六點鐘那邊 ___ 59
  渡愛十四行 ___ 61
  雨后致友人 ___ 63
  -
  2013
  -
  晚餐 ___ 67
  四月的園地 ___ 69
  彰武路 ___ 71
  細雨 ___ 72
  在密云路 ___ 74
  吞吐史:午夢 ___ 76
  霧變得蓬松 ___ 77





上一本:《左傳》的書寫與解讀 下一本:什么人需要什么人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比地圖更遠的作者是秦三澍,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