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記》和《徒然草》是日本近古文學的雙璧,深邃而警世,里面充溢著人生無常和飄然出世的思想,代表日本古代隨筆的最高成就。 《方丈記》中流露出對時代變幻無常的感慨。作品大體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作者從感慨世事多艱出發(fā),記述了平氏統(tǒng)治時期的天災(zāi)、人事之變,后一部分記述了作者的家系、出家隱居后的清貧生活,文體是和漢混淆體,文筆生動。 隨筆集《徒然草》注重對人生的領(lǐng)悟,全作共分243段,由雜感、評論、小故事,也有一些屬于記錄或考證性質(zhì)的作品,涉及當時社會的各個階層的眾多人物。作者寫了許多帶有寓意性質(zhì)的小故事。由于這部作品內(nèi)容豐富,語言簡練剛勁,描寫生動準確,長期被認為是日本隨筆文學中的佳作。
作者簡介 鴨長明(1155-1216),日本歌人,生于神官之家,和歌之名為后鳥羽上皇所稱許。50歲時因失意出家,隱居于大原山。其結(jié)草庵而隱匿的心情寄托在流傳至今的隨筆《方丈記》中。 吉田兼好(1283-1350),南北朝時期日本歌人。曾在朝廷為官,后來仕途失意,出家做了僧人,又稱兼好法師,他精通儒、佛、老莊之學!锻饺徊荨返入S筆作品則表達了對現(xiàn)世社會的不滿與舊日繁華的留戀,預(yù)示了貴族文化逐漸隱遁退出歷史的結(jié)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