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述了作者在其編輯生涯中與陳忠實、阿來、張煒、古華、莫應豐、李國文(此六位均獲茅盾文學獎)、王蒙、蔣子龍、柯云路、張賢亮、莫言、王朔、王躍文、張抗抗、鄧賢、陸文夫、馮驥才、鐵凝、聶紺弩等文學大家的相識、相知及個人交往,同時講述了這些中國當代文學大家們的成名作的誕生故事。作者呈現(xiàn)了作家在給中國文學奉獻厚重文學畫卷其間創(chuàng)作悲歡的點點滴滴,以及他們在透視世道人心、探索人的靈魂時所表現(xiàn)的文心與人格。
作者簡介 汪兆騫,1964年畢業(yè)于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1979年調(diào)入人民文學出版社,歷任編輯、編審、《當代》副主編兼《文學故事報》主編,F(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記憶飄逝》《當代優(yōu)秀小說選析》《張騫傳》《侃爺王朔》《春明門內(nèi)客》等小說、評論集、散文、傳記等。 主編過的文集包括:“金薔薇散文名家新作文庫”(新華出版社,劉心武、張煒、蔣子龍、鐵凝、張抗抗等名家);“中國當代文學大家隨筆文叢”(中國海關出版社,蔣子龍、張賢亮、張抗抗、劉心武、邵燕祥、柯云路等名家);“當代著名作家美文書系”(中國文史出版社,莫言、蔣子龍、周大新、柯云路、肖復興等名家)。
目錄: 目 錄 濃淡難與君說 ——古華和獲得茅盾文學獎的《芙蓉鎮(zhèn)》/001 捍衛(wèi)作品的靈魂 ——莫應豐和冒死寫出的《將軍吟》/011 恰如燈下故人 ——李國文和他的反思小說《冬天里的春天》/019 載不動許多愁 ——張煒與命運多蹇的《古船》/031 浩歌驚世俗 ——張賢亮與引起爭議的《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047 獨自掩卷默無聲 ——陳忠實違心修改又再度復原《白鹿原》/065 挾筆端風云,抒胸中丘壑 ——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開啟改革文學大潮/079 嗟詠國家之憂樂 ——柯云路的《新星》讓他名滿天下/097 用漢語寫作的藏族人 ——兩種語言間流浪的阿來與《塵埃落定》/111 老去詩篇渾漫與 ——王蒙和他的“季節(jié)系列”長篇/127 聆聽宇宙的歌唱 ——從高密《紅高粱》地里走出來的莫言/155 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 ——嚴肅作家王朔/169 筆陣獨掃千人軍 ——鄧賢與他的《大國之魂》、《中國知青夢》/199 心游萬仞,豈在官場春秋 ——被誤讀的王躍文與《國畫》/215 剪得春光入卷來 ——張抗抗與愛情文學風暴《情愛畫廊》、《作女》/233 青云不及白云高 ——江南名士陸文夫的茶道、酒趣與《美食家》/251 心源為爐,筆端為炭 ——馮驥才與《一百個人的十年》/267 洛水嵩云恣意看 ——鐵凝從《哦,香雪》到《玫瑰門》/281 熱腸倚枕寫文章 ——聶紺弩的文人風骨與沉浮人生/295 羈旅文學,看到的風景(代跋)/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