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翎中篇小說集《每個人站起來的方式,千姿百態(tài)》重量出擊,收錄了最新力作《死著》,以及另三部獲得多項文學獎的重要代表作《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余震》《雁過藻溪》。張翎因作品《余震》被改編為電影《唐山大地震》而獲得社會關(guān)注,被嚴歌苓、莫言等作家、評論家譽為“當代張愛玲”。
四部小說皆把人逼到生活的死角,審視他們突圍的姿態(tài)。有生者面對將死者的扭曲心結(jié),有隱私分享于集體中的進退掙扎,有死別變成生離后的怨念與自贖,也有對故國家園半個世紀歷史變遷中人際風情的反思。每個人站起來千姿百態(tài),姿態(tài)之后卻是一樣向死而生的掙扎。
作者簡介: 張翎,浙江溫州人。1983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外文系,后就職于煤炭部某機關(guān)任英文翻譯。1986年赴加拿大留學,分別在加拿大的卡爾加利大學及美國的辛辛那提大學獲得英國文學碩士和聽力康復學碩士學位,F(xiàn)定居于多倫多市,曾為美國和加拿大注冊聽力康復師。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在海外寫作發(fā)表,代表作有《陣痛》《余震》《金山》《雁過藻溪》等。小說曾多次獲得包括中國華語傳媒年度小說家獎,華僑華人文學獎評委會大獎,臺灣時報開卷好書獎,香港《紅樓夢》全球海外華文長篇小說專家推薦獎等兩岸三地重大文學獎項,入選各式轉(zhuǎn)載本和年度精選本,并六次進入中國小說學會年度排行榜。其小說《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被中國小說學會評為2011年度中篇小說排行榜首。其長篇新作《陣痛》領(lǐng)銜新浪2014年3月中國好書總榜。根據(jù)其小說《余震》改編的災難巨片《唐山大地震》(馮小剛執(zhí)導),獲得了包括亞太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和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在內(nèi)的多個獎項。根據(jù)其小說《空巢》改編的電影《一個溫州的女人》,獲得了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新片表彰獎和英國萬像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中小成本影片獎。小說被譯成多國語言在國際發(fā)表。
目錄
死著
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
余震
雁過藻溪
死著
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
余震
雁過藻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