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印度,有一位詩人,受聘為某國公主的私人教師,但不久二人就兩情相悅,私訂終身了。國王聞知后大怒,下令將詩人處死。詩人在臨刑前當場口占五十首艷情詩,敘說與公主朝夕相處之樂,公主亦因與詩人別離而悲痛欲絕。這對戀人的奇才真情最終感動了國王,他遂赦免詩人,使有情人終成眷屬。 據說,這位詩人即生活在11世紀印度北部迦濕彌羅國的婆羅門詩人毗爾訶納。他即興創(chuàng)作的這組梵語短詩從此結集傳世,題為《毗爾訶納五十詠》(又名《偷情五十詠》),是印度梵語文學史上廣為人知的名著。這是一部僅收錄有五十首艷情短詩的小詩集,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主題一致、風格一貫的一組詩。主題集中于對男歡女愛的昔日好時光的回憶;風格則在于用單一詩體(春天吉祥志體)、第一人稱發(fā)言、每首都以“直到現在”起頭等手段營造的形式感,是一部具有完整性和獨特性的佳構。傅浩(1963-),祖籍武漢,生于西安。北京大學英語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外文系畢業(yè),文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著作有詩文集《距離》(漢英雙語,2002)、《秘密:我怎樣作詩》(2011);雜文集《子時》(2002);武術研究專著《太極拳行知錄》(2002);文學研究專著《英國運動派詩學》(1998)、《葉芝評傳》(1999);文學與翻譯論集《說詩解譯》(2005)、《竊火傳薪》(2011)等。 譯作有《詩歌解剖》(1992)、《耶路撒冷之歌:耶胡達·阿米亥詩選》(1993)、《葉芝抒情詩全集》(1994)、《約翰·但恩:艷情詩與神學詩》(1999)、《喬伊斯詩全集》(2002)、《德瑞克·沃爾科特詩選》(2003)、《二十世紀英語詩選》(2003)、《徐志摩作品選》(英文本,2013)、《威廉斯詩選》(2015)等。曾屢獲臺灣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