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當(dāng)愛說出口的那一瞬間,愛已成稍縱即逝的碎片……愛情的確就像四季更迭,不會永遠停留在某一段處境里。然而大多數(shù)人,對季節(jié)的流變習(xí)以為常,但對愛情冀望的依然是永遠的幸福與甜蜜。戀人、夫妻之間的相處,難免磨合、沖突、覺得委屈,甚至感到若即若離的難受,或相處不來而分手……如果你對愛情有這樣的體會與認知,能夠接受戀情的多變性,那么,你必然可以像一名情感園丁一樣,處理自己的沖動,耕耘自己的怒氣,因為你知道,每個人在感情中所遇到的問題,其實其來有自,可能是童年時期受過的創(chuàng)傷、成長過程中未完成的遺憾,或是內(nèi)心的傷痕與需求沒有得到適時撫慰。 作者簡介: 許皓宜:臺灣師范大學(xué)心理學(xué)博士,F(xiàn)任臺中教育大學(xué)咨商與應(yīng)用心理系助理教授、心理咨詢師。 作者深厚的心理學(xué)背景,加上對兩性的深入研究,讓她總是以柔軟的心,敏銳地解析在愛情中的每顆心靈。她的文字和她的人一樣,溫和地帶著人們尋找心里以為遺忘的那一面,又細膩地挖掘出每個人心底最真實動人的那面。然后,學(xué)習(xí)--帶著希望,在困境和幸福中,都真實且自在地活著。專長為心理動力取向心理治療、情緒與壓力心理學(xué),以及婚姻與家庭咨詢。具有合格的NGH美國國際催眠師證照、美國生涯發(fā)展咨詢師證照與講師資格,以及臺灣輔導(dǎo)與咨商學(xué)會認證合格咨商督導(dǎo)資格。 目錄: 目錄: 作者序:重新經(jīng)營你的愛與人生 Part1透過相遇相知,才能看見最真的自己 01.雙人床上的六個影子 02.愛就像季節(jié)慢慢變化著,這樣也無妨 03.選擇多了,卻不會帶來更多的幸福 04.別讓“有緣無分”,成為你害怕失去的借口 05.幸福,要從愛自己做起 06.與人分享,也是愛情的一部分 07.真正的相愛,不會從悲哀開始 08.缺角的幸福,也是一種幸福 Part2愛情里的磨合與沖突,都是相知相守出的考題 01.挫敗感,讓人成了愛情逃兵 目錄: 作者序:重新經(jīng)營你的愛與人生 Part1透過相遇相知,才能看見最真的自己 01.雙人床上的六個影子 02.愛就像季節(jié)慢慢變化著,這樣也無妨 03.選擇多了,卻不會帶來更多的幸福 04.別讓“有緣無分”,成為你害怕失去的借口 05.幸福,要從愛自己做起 06.與人分享,也是愛情的一部分 07.真正的相愛,不會從悲哀開始 08.缺角的幸福,也是一種幸福 Part2愛情里的磨合與沖突,都是相知相守出的考題 01.挫敗感,讓人成了愛情逃兵 02.從“我們”到“我”,愛情悄悄換季 03.兩性間的差異,其實是審視愛情的一把尺 04.在沖突里“不退讓”,反而能讓兩顆心更靠近 05.愛情與面包的完美比例 06.情人眼里,不能沒有沙 07.用對的方式表達愛,別讓愛互相傷害 08.訴說與傾聽,是愛情的特效藥 Part3若即若離之間,放不放手都是最好的選擇 01.愛情的第一片落葉,不是“爭吵”而是“懶得吵” 02.接受自己的陰暗面,愛才會完整 03.“若即若離”不等于“永遠分離” 04.當(dāng)愛變成了習(xí)慣,是很有殺傷力的 05.捆綁身邊的人,其實是在懲罰自己 06.打開“情緒性記憶”的抽屜,讓愛重生 07.女人的皺紋不怕長在臉上,怕刻在心上 08.“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恩愛夫妻“ 09.明白不能失去什么,生命的價值才在愛中出現(xiàn) Part4在愛情里每陣亡一次,你就重生一回 01.當(dāng)你的心綁架了大腦,究竟誰才是受害者﹖ 02.全然體驗愛情的幻滅,也是自我療愈的過程 03.你的傷痛不是因為失去某個人,而是失去了自己 04.愛情的難題是:一個人變了,另一個人卻不愿意改變 05.真正的痊愈,從處理過去的傷痛開始 06.愛情往往暗藏著求生的本能 07.失戀,也是一種力量 08.悲傷是身體的一套自我保護機制 09.允許愛情進入冬眠,讓它走往該去的方向 10.等待,也得設(shè)個停損點臺灣師范大學(xué)心理學(xué)博士、著名心理咨詢師許皓宜全面解析愛情心理學(xué)。 愛情心理學(xué)暢銷書作家鄧慧文,知名兩性情感作家、專業(yè)心理咨詢師貴婦奈奈竭誠推薦。01.雙人床上的六個影子 兩個人相遇的時候,事實上存在著六個人。 對這兩個人來說,各自背后都有一個自己眼中的自己、一個別人眼中的自己,還有一個真正的自己。 ——WilliamJames 是什么樣的相遇,會讓一個原本不想結(jié)婚的人改變他的信念? 我的好朋友突然說要結(jié)婚了。新婚前一晚的單身派對上,一群姐妹淘圍著她,要她描述和新郎相戀的故事。 “怎么突然就想要嫁人了,我以為你一輩子都不會想結(jié)婚了! 大家說得對,我們這個好朋友是專吃“快餐戀情”的,每次的戀情,總像是燃燒一瞬間的煙火,要持續(xù)不容易,更何況要進入婚姻。 “因為我終于找到一個不再用‘背面’對著我的男人!彼t腆地說著,像是想起自己曾經(jīng)說過的不婚誓言,卻又一邊露出淺淺的微笑。 一群女人原本嘰嘰喳喳的,聽到這句話的瞬間都安靜下來。 “好幸福喲你……”片刻后又爆出大聲的嬉笑。 大家嘴上不說,心里都替好友高興。 因為我們都知道,這個“背面”的背后,有一個故事。 我從小學(xué)就認識這個朋友。她生長在一個大家庭里,祖父母、叔叔、伯伯、姑姑,還有一大群兄弟姐妹,住在一個三合院里,每天在一起玩耍。 上小學(xué)的前兩年,祖父過世,大家庭跟著分道揚鑣,她和爸爸、媽媽三人,搬到市區(qū)的公寓里。 父母親都是忙碌的上班族。她從小就看著母親接自己放學(xué)回家后,馬不停蹄地到廚房忙碌的背影。 許多學(xué)校發(fā)生的新鮮事,她總是興沖沖地想和母親分享,可是在她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卻只是母親的背影。母親到底對她的話語有什么樣的回應(yīng),隨著成長早已記不清了。 離都市愈近,她的心里就愈懷念那個擠得水泄不通,大家總是面對面、熱鬧的三合院。 也許是急著要找到對她的話語有所回應(yīng)的人,她很早就開始談戀愛,而且每次的戀愛都轟轟烈烈、刻骨銘心。 我時常在夜半時分接到她和男友吵架后打來的哭訴電話。 幾次下來,我開始發(fā)現(xiàn),她愛過的幾個人,都是那種有著忙碌卻充滿魅力背影的男人,但交往一陣子后,這樣的背影卻讓她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生氣。 本來最喜歡看著的背影,總有那么一天,會讓她沖動地過去扭轉(zhuǎn)男人的肩膀,大叫:“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 這種時候總讓她備感挫折,而我總會在這時接到她的電話。 她說,這種挫折感來自于在自己眼里看到這沖動背后的無可控制,在男人眼里看到不可置信背后的不可理喻,但在那片刻間,又感受到內(nèi)在源源不絕的無助與無可奈何。 每當(dāng)聽到她說這些話,我都會想到心理學(xué)中的“無意識理論”。 簡單來說,“無意識”的運作狀態(tài)是這樣的:在某些時候,你在工作上得面對一群很重要的客戶,一想到要在他們面前說話,就不自覺地頭暈,好像世界變得天旋地轉(zhuǎn)、要把自己吞沒一樣。于是,你可能沒來由地就覺得不舒服,覺得自己沒辦法處理這件大事,覺得自己需要請假休息。 但是,如果打開你的心門,悄悄地把時光往前回溯,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這種感覺似曾相識。 也許是小學(xué)的時候,必須在全校師生面前演講,雖然事先已經(jīng)努力地背過臺詞,上臺時卻因為太過緊張而忘詞了,頓時腦袋一片空白。 從此以后,這種天旋地轉(zhuǎn)的感覺就在面對人群時不斷地跟著你,即使當(dāng)時的記憶已經(jīng)逐漸模糊。 這就是無意識中的自己,而這種無法控制的反應(yīng),正是不知不覺連接到過去的無意識反應(yīng)。 由此可見,即使記憶已經(jīng)模糊,無意識仍會自動地提醒我們,當(dāng)下該如何去感受與反應(yīng)。所以,我們看似自由做主,事實上卻遠比自己所以為的更加受到過去經(jīng)驗的限制。 就像我這個朋友一樣,在那些背影的挫折中,她啟動了孩提時代不被聆聽的失望與脆弱,在愛情當(dāng)下表現(xiàn)的,卻是成年的任性與囂張。 在這個時候,大部分男人的響應(yīng)都是以不耐煩的口氣反問:“你干嗎?”“你發(fā)什么瘋?” 每一個問號,都加重她內(nèi)心的挫折;每一個問號,都代表沒有人能懂她內(nèi)心的失望與脆弱。 “但是這個男人不一樣!痹掝}回到準新郎身上。好朋友說,讓她認定“就是這個人”的原因,是每當(dāng)她沒來由地問“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啊”的時候,這個男人只是微笑地轉(zhuǎn)過身,用穩(wěn)定的口氣回應(yīng):“有,我在聽,你剛說到……” 就是這種和一般人不同、和過去經(jīng)驗不同的對待,像靜電一樣,穿越內(nèi)心、超越過去,撫平她在成年軀體下的幼小靈魂。 療愈發(fā)生的當(dāng)下,心動也開始萌芽。 因為了解這個道理,我一直不同意“要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這句話。我更喜歡“無意識理論”帶給我們的啟發(fā):如果不是因為過去的“錯”,那么愛情中萍水相逢的心動,也許就不存在了。 愛情的發(fā)生,正是因為“在這個時候遇到這個人”,我們透過這個人看到自己眼中的自己,認識別人眼中的自己,并試著尋覓那個真正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