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主要有:“d一,培養(yǎng)幼兒有自己獨立的觀點,有主見;第二,培養(yǎng)幼兒敢說,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克服個別幼兒的害怕心理;第三,幫助幼兒認識周圍的環(huán)境;第四,培養(yǎng)幼兒手工勞動的能力;第五,學唱歌、跳舞、培養(yǎng)節(jié)奏感;第六,培養(yǎng)幼兒熟悉各項生活規(guī)則,例如馬路上的交通規(guī)則”。(《中國德國學前教育比較及啟示》馬富成) “德國幼兒生活教育繪本:好朋友科妮”系列,在德國已暢銷三十余年,在德國的商店、超市隨處可見印有科妮這個可愛小女孩頭像的兒童用品。作者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時也是一位母親,將自己對德國學前教育理念的理解完美地融入了這個系列中,不僅能吸引孩子,還能讓家長在親子共讀中受益良多。 以幾本科妮為例,讓我來簡單談談我在這套書中,對德國學前教育理念的一些體會。 《科妮d一次坐飛機》 “德國幼兒生活教育繪本:好朋友科妮”系列,將德國幼兒生活教育的理念滲透進了每一個細節(jié)。 比如,在《科妮d一次坐飛機》中,科妮一走進機場大廳,就會提到“商店、理發(fā)店、電梯、銀行、餐廳”,引導孩子去觀察,更關鍵的就是“航班告示牌”的作用、機場跑道上都有些什么、如何托運行李辦理登機手續(xù)。 想想我?guī)е⒆幼^好幾次飛機,有時候匆匆忙忙趕來趕去,真的很難一樣樣跟他講;有時候你覺得再正常不過,也會忽略了和他講;還有時候在機場想起來,故意和他說這是什么什么,可能孩子當時的注意力在另一件事上,你反而打斷了他的專注,反而成了被動的認知。如果,是家長和孩子一起讀了一本關于這種生活的體驗,等再一起進入這個生活環(huán)境中,就會因為有過預演,他能獨立地、一點點地印證書上的知識,而且家長和孩子之間一定會獲得更多的共鳴。 但是要注意,這是生活教育書,不是科普書,它不會告訴孩子關于機場的科學方面的道理,更多是科妮這樣的孩子的觀察和思考,這是確保孩子知道怎么一個人搭乘飛機的關鍵,向孩子灌輸這種生活的體驗才是這套書的目的,也是德國學前教育的重點。 還有,就是突出安全教育。比如乘飛機有太多安全知識要告訴孩子,你每次帶孩子坐飛機有告訴過他嗎?如何系救生衣,哪里是應急通道,飛機會不會中途掉下去,耳朵難受怎么辦,飛機為什么會突然抖動…… 如果沒有,就讓這套書來帶著你們完成吧。 《科妮去體檢》 在這個系列中,還能感受到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非常強調孩子一個人的體驗,這種理念是浸入式的。 比如《科妮去體檢》,要檢查小便,有幾個家長是讓孩子自己去集尿液的呢?其實這真是毫無危險的嘗試,至多就是濕了衣服,或者臟了手,完全可以讓孩子獨自去完成。不過,我們家長多半都是代勞了吧。故事中,科妮在獨立完成了這項任務之后,也說了句:“真麻煩!边@就是讓大人和小孩會心一笑的地方。將來孩子寫作文,這種文章之眼說不定就能讓孩子收獲關于寫作的良好啟發(fā)。 在接受醫(yī)生的問診時,醫(yī)生還特別問了:“能不能自己穿衣服呢?”想想聽到這里孩子的反應,一定會驕傲地和你說:“我也會的!”即使穿衣還有點笨拙,即使往常動不動就會向你求助的孩子,沒準之后每次穿衣服都會很積極地一個人來完成。 另外,德國人也很關注孩子的社交。體檢時,醫(yī)生還特別問了孩子:“有沒有小伙伴?”作為家長,你作何想?德國的幼兒教育將兒童的社交能力視為其健康與否的關鍵指標之一。你有沒有幫助他建立自己的社交呢? *后醫(yī)生還問:“你喜歡音樂嗎?”這當然不是健康的指標,但是可以看出德國非常重視音樂教育,音樂對于幼兒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犊颇輰W音樂》就很詳細地體現(xiàn)了德國人對幼兒音樂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態(tài)度,對音樂教育較關注的家長們非常值得借鑒。 以前一直聽聞德國學前教育很重視兒童手工,但是直到做了科妮的編輯才明白,他們對兒童手工究竟有多么看重。 《科妮過圣誕節(jié)》這本簡直就是各種手工作品大集合,《圣誕倒數日歷》、圣誕花環(huán)、圣誕節(jié)的裝飾品,不光是科妮,其實科妮的家人也是手工愛好者,科妮家的貓爬架是爺爺做的,圣誕樹是爸爸親手鋸回來,親手安裝在客廳的。 有文章說過,德國的學前教育是重視“通過設計有意義的情境,給孩子以體會,形成集體生活中必須具備的技能。如穿衣,熟悉使用各種玩具,認識每年的重要事件,掌握家務勞動技能(整理房間、洗衣做飯等),熟悉交通規(guī)則,學習一些儀器使用(收錄機、煎烤箱),對緊急情況作出反應! “德國幼兒生活教育繪本:好朋友科妮”系列,就是給孩子機會,進行模擬練習。 《科妮住院了》非常搞笑,很符合孩子的天性:科妮因為把臥室滑梯床的滑梯涂上了肥皂水,而滑得太快,撞到了墻邊的大衣柜,把腿撞斷了。如果是中國的家長恐怕老早就屏蔽掉了這種存在著潛在危險的家具,一心一意要讓孩子生活在健康安全的環(huán)境中。就像我的孩子的幼兒園里,每個學期都會有兩次大規(guī)模的家長視察,其中一個重要項目就是找出學校里有沒有潛在的危險角落。反觀德國的兒童游樂設施,從高空旋轉而下的成人手臂粗的空管(看上去比滑梯危險多了)、飛快旋轉的沖浪模擬器,都是有危險但好玩的東西。這些兒童游樂設施在德國隨處可見(而且都是免費),從沒見哪個家長制止自己的孩子去玩耍它們。其實,只要孩子不會有生命危險,即使是“危險項目”,只要能激發(fā)孩子的天性,都是好游戲,哪怕會受傷。因為受了傷,孩子才會知道如何去避免危險,這也是一種安全教育,就像科妮在*后說“我再也不會這么干了”一樣。 關鍵詞:游泳本書講述科妮靠前次學習游泳的故事,F(xiàn)在很多小學都要求孩子必須學會游泳,可很多孩子靠前次進入泳池還是有些懼怕。從對水的畏懼到對游泳的喜愛,小朋友一定能從這個故事中獲得很多新想法!看到封面上的“海馬獎章”了嗎?這就是學會游泳的獎勵! 充滿好奇心又勇敢的科妮是一個普通的小女孩,她是孩子身邊的朋友,她在成長時感受到的快樂和愛,遇到的困惑與煩惱,是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的。在父母、朋友、老師的關心和愛護下,科妮一點點地感受著生活的豐富與美好,一個個地克服成長道路上遇到的種種小問題,自由、健康地享受著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