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情的菩提


作者:林清玄     整理日期:2014-12-09 17:07:00

書是作者菩提系列散文精選集。菩提系列散文原書共十冊,是作者寫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風格形成的代表作。作者從中選文一百四十篇,分編為《心的菩提》和《情的菩提》兩冊,以饗讀者。
  菩提喻指佛教中覺悟的境界。面對世事紛亂,人心迷惘,作者以自己的切身體驗和思考,將佛理修養(yǎng)化作美好心情,把讀者的心燈點燃。使那些命運多舛、意志消沉、心浮氣躁的人們重新充滿希望和信心。文章內(nèi)容寓意深刻,文字精練優(yōu)美,風格清新雋永。追求超凡脫俗、淡泊清凈,充滿著禪境的喜悅,引領人們進入一種質(zhì)樸尋常、自主尊嚴的精神境界。
  作者簡介:
  林清玄,臺灣高雄人。著名散文作家。曾任臺灣《中國時報》記者、主編、主筆等。
  八歲立志成為作家;十七歲正式發(fā)表作品;
  三十歲前獲遍臺灣各項文學大獎;
  三十二歲遇見佛法,入山修行;
  三十五歲出山,四處參學,寫成“身心安頓系列”,成為20世紀90年代臺灣最暢銷的作品;
  四十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shù)百萬冊,被推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圖書;同時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佛典系列”,掀起學佛熱潮;
  四十五歲錄制《打開心內(nèi)的門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聲書,當年錄音磁帶總銷量達三百二十多萬盤,被稱為有聲書的經(jīng)典;
  五十歲完成《茶言觀色》、《茶味禪心》和“人生寓言系列”,被選為青少年最佳讀本;
  五十二歲完成寫作奧秘三部曲《林泉》、《清歡》和《玄想》,被選為中學生優(yōu)良讀物;
  三十多年來,著書百余部,且本本暢銷。其作品風靡了整個華人世界,被海內(nèi)外譽為最有影響力的當代華語散文作家之一。林清玄,臺灣高雄人。著名散文作家。曾任臺灣《中國時報》記者、主編、主筆等。
  八歲立志成為作家;十七歲正式發(fā)表作品;
  三十歲前獲遍臺灣各項文學大獎;
  三十二歲遇見佛法,入山修行;
  三十五歲出山,四處參學,寫成“身心安頓系列”,成為20世紀90年代臺灣最暢銷的作品;
  四十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shù)百萬冊,被推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圖書;同時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佛典系列”,掀起學佛熱潮;
  四十五歲錄制《打開心內(nèi)的門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聲書,當年錄音磁帶總銷量達三百二十多萬盤,被稱為有聲書的經(jīng)典;
  五十歲完成《茶言觀色》、《茶味禪心》和“人生寓言系列”,被選為青少年最佳讀本;
  五十二歲完成寫作奧秘三部曲《林泉》、《清歡》和《玄想》,被選為中學生優(yōu)良讀物;
  三十多年來,著書百余部,且本本暢銷。其作品風靡了整個華人世界,被海內(nèi)外譽為最有影響力的當代華語散文作家之一。目錄:
  ●自序
  ●報歲蘭
  ●黃昏菩提
  ●飛入芒花
  ●牡丹也者
  ●月到天心
  ●橫過十字街口
  ●不要指著月亮發(fā)誓
  ●家家有明月清風
  ●黃昏月娘要出來的時候
  ●懷君與懷珠
  ●一朝
  ●太陽雨
  ●總有群星在天上
  ●阿火叔與財旺伯仔●自序
  ●報歲蘭
  ●黃昏菩提
  ●飛入芒花
  ●牡丹也者
  ●月到天心
  ●橫過十字街口
  ●不要指著月亮發(fā)誓
  ●家家有明月清風
  ●黃昏月娘要出來的時候
  ●懷君與懷珠
  ●一朝
  ●太陽雨
  ●總有群星在天上
  ●阿火叔與財旺伯仔
  ●靜靜的鳶尾花
  ●心靈的護岸
  ●佛手玉潤
  ●失戀之必要
  ●四隨
  ●卡其布制服
  ●人在江湖
  ●情困與物困
  ●金箭與鉛箭
  ●憂歡派對
  ●幸福的開關
  ●無怨的風
  ●陽春世界
  ●檳榔西施
  ●重瓣水仙
  ●有月亮的早上
  ●不封凍的井
  ●清凈之蓮
  ●梅香
  ●在微細的愛里
  ●云散
  ●南國
  ●一片茶葉
  ●感同身受
  ●十五樓觀點
  ●羅漢湯
  ●生一盆火
  ●自在人
  ●知識
  ●一條路
  ●草先萌
  ●大地的掌聲
  ●病苦魔
  ●俗情一了
  ●憂傷之雨
  ●燃香點戒
  ●無所不在
  ●真心的對待
  ●最可怕的鬼故事
  ●真實之口
  ●兩只眼睛
  ●針葉樹
  ●鳥與音樂
  ●寫在水上的字
  ●拈花四品
  ●無常兩則
  ●季節(jié)十二帖
  ●有情十二帖
  ●不著于水
  ●這一站到那一站
  ●以智慧香而自莊嚴
  ●小丑
  ●寧靜海
  ●惜別的海岸
  ●往事只能回味
  ●思想的天鵝
  ●時間道場
  ●小米
  ●豎琴與法國號
  ●夏日小春讀他的書猶如進行著一場心靈對話和靈魂的碰撞。一種純潔的感覺,一種美好的享受。幾年過去了,這份情感始終不變,他的書已經(jīng)讀過多遍,仍是兩個字:喜歡。
  ——徐州日報
  作家是林清玄與生俱來的使命,“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是他的追求和夢想。很多人把他當作心靈導師。
  ——成都日報
  如果我都寫完了,你們寫什么?林清玄,我的下冊就留給你寫吧。
  ——南懷瑾
  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大多是從身邊人人都能感受的事例,談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滿禪境的喜悅,吸引人們進入一種質(zhì)樸尋常、又自主尊嚴的精神境界。
  ——余秋雨
  我讀了很多林老師的作品,我在林老師的茶香里悟到了太多。我說我懂得了有一種感恩的心情叫作林清玄。
  ——于丹讀他的書猶如進行著一場心靈對話和靈魂的碰撞。一種純潔的感覺,一種美好的享受。幾年過去了,這份情感始終不變,他的書已經(jīng)讀過多遍,仍是兩個字:喜歡。
  ——徐州日報作家是林清玄與生俱來的使命,“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是他的追求和夢想。很多人把他當作心靈導師。
  ——成都日報如果我都寫完了,你們寫什么?林清玄,我的下冊就留給你寫吧。 
  ——南懷瑾
  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大多是從身邊人人都能感受的事例,談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滿禪境的喜悅,吸引人們進入一種質(zhì)樸尋常、又自主尊嚴的精神境界。
  ——余秋雨我讀了很多林老師的作品,我在林老師的茶香里悟到了太多。我說我懂得了有一種感恩的心情叫作林清玄。
  ——于丹報歲蘭
  花市擺出了一長排的報歲蘭。一小部分正在盛開,大部分是結著花苞,等待年風一吹,同時開放。
  報歲蘭有一種極特別的香氣。那香輕輕細細的,但能在空氣中流蕩很久,所以在鄉(xiāng)下有一個比較土的名字“香水蘭”。因為它總是在過年的時候開,又叫作“年蘭”。在鄉(xiāng)下,“年蘭”和“年柑”一樣,是家家都有的。
  童年時代,每到過年,我們祖宅的大廳里,總會擺幾盆報歲蘭和水仙。淺黃淺紅的報歲蘭和鮮嫩鮮白的水仙,一旦貼上紅色對聯(lián),就成為一個色彩豐富的年景了。
  鄉(xiāng)下四合院,正廳就是祖廳,日日都要焚燒香燭。檀香的氣息和報歲蘭、水仙的香味混合著,就成為一種格外馨香的味道,讓人沉醉。我如今想起祖廳,仿佛馬上就聞到那個味道,鮮新如昔。
  我們家的報歲蘭和水仙花都是父親親手培植的。父親雖是鄉(xiāng)下平凡的農(nóng)夫,但他對種植作物似乎有特殊的天生才能,只要是他想種的作物很少長不成功的。父親在世的時候,我們家的農(nóng)田經(jīng)營非常多元,他種了稻子、甘蔗、香蕉、竹子、檳榔、椰子、蓮霧、橘子、檸檬、番薯,乃至于青菜。中年以后,他還開辟了一個占地達四百甲的林場,對于作物的習性可以說了如指掌。
  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父親不知從哪里知道了種花可以賺錢,在我們家的后院開建了一個廣大的花園,努力地培育兩種花:一種是蘭花,一種是玫瑰花。那時父親對花卉的熱愛到了著迷的程度,經(jīng)常看花卉的書籍到深夜,自己研究花的配種,有一年他種出了一種“黑色玫瑰”,興奮非常。那玫瑰雖不是純黑色,但它如深紫色的絨布,接近于黑的程度。
  對于蘭花,他的心得更多。我們家種蘭花的竹架占地兩百多坪,一盆盆蘭花吊在竹架上。父親每天下田前和下田以后都待在他的蘭花園里。田地收成后的余暇,他就帶著一把小鏟子獨自到深山去,找尋那些野生的蘭花,偶有收獲,總是歡喜若狂。
  在愛花種花方面,我們兄弟都深受父親的影響,是由于幼年開始就常隨父親在花園中整理花圃的緣故。但是在記憶里,父親從未因種花而得到什么利潤,倒是把蘭花的幼根時常送給朋友,或者用野生蘭花和朋友交換品種。我們家的報歲蘭就是朋友和他交換得來的。
  父親生前最喜歡的蘭花有三種:一是報歲蘭,一是素心蘭,一是羊角蘭。他種了不少名貴的蘭花,為何獨愛這三種蘭花呢?記得有一次他對我說:“有很多蘭花很鮮艷很美,可是看久了就俗氣;有一些蘭花是因為少而名貴,其實沒什么特色;像報歲、素心、羊角雖然顏色單純,算是普通的蘭花,可是它樸素,帶一點喜氣, 是蘭花里面最親切的。”
  父親的意思仿佛是說:樸素、喜樂、親切是人生里最可貴的特質(zhì)。這些特質(zhì)也是他在人生里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來的特色。
  我對報歲蘭的喜愛就是那時種下的。
  父親種花的動機原是為增加收入,后來卻成為他最重要的消遣。父親沒有什么特別的嗜好,只是喜歡喝茶、種花、養(yǎng)狗。這三種嗜好一直維持到晚年。他住院的前幾天還是照常去公園喝老人茶,到花圃去巡視。
  中學的時候,我們家搬到新家。新家是在熱鬧的街上。既沒有前庭,也沒有后院,父親卻在四樓頂樓搭了竹架,繼續(xù)種花。我最記得搬家的那幾天,父親不讓工人動他的花,他親自把花放在兩輪板車上,一趟一趟拉到新家,因為他擔心工人一個不小心,會把他鐘愛的花折壞了。
  搬家以后,父親的生活步調(diào)并沒有改變,他還是每天騎他的老爺腳踏車到田里去。每天晨昏則在屋頂平臺上整理他的花圃。雖然陽臺缺少地氣,父親的花卉還是種得非常的美,尤其是報歲蘭,一年一年地開。
  報歲蘭要開的那一段時間,差不多是學校里放寒假的時候。我從小就在外求學,只是寒暑假才有時間回鄉(xiāng)陪伴父親。報歲蘭要開的那一段日子,我?guī)缀踉缤矶寂愀赣H整理花園。有時父子忙了半天也沒說什么話,父親會突然冒出一句:“唉!報歲蘭又要開了,時間真是快呀!”父親是生性樂觀的人,他極少在談話里用感嘆號,所以我每聽到這里就感慨極深,好像觸動了時間的某一個樞紐,使人對成長感到一種警覺。
  報歲蘭真是準時的一種花,好像不過年它就不開,而它一開就是一年已經(jīng)過去了。新年過不久,報歲蘭又在時間中凋落。這樣的花,它的生命好像只有一個特定的任務,就是告訴你:“年到了,時間真是快呀!”從人的一生中,無常還不是那么迫人的,可是像報歲蘭,一年的開放就是一個鮮明的無常。雖然它帶著樸素的顏色、喜樂的氣息、親切的花香同時來到,在過完新年的時候,還是掩不住它的惆悵。
  就像父親,他的音容笑貌時時從我的心里映現(xiàn)出來。我在遠方想起他的時候,這種映現(xiàn)一如他生前的樣子,可是他已經(jīng)不在這個世上了。我知道,我憶念的父親的容顏雖然相同,其實憶念的本身已經(jīng)不同了,就如同老的報歲蘭凋謝,新的開起,樣子、香味、顏色沒什么不同,其實中間已經(jīng)過了整整的一年。
  偶然路過花市,看到報歲蘭,想到父親種植的報歲蘭。今年那些蘭花一樣地開,還是要擺在貼了紅色春聯(lián)的祖廳。唯一不同的是祖廳的神案上多了父親的牌位,墻上多了父親的遺照。我們失去了最敬愛的父親。這樣想時,報歲蘭的顏色與香味中帶著一種悲切的氣息:唉!報歲蘭又開了,時間真是快呀!
  





上一本:閑情記美 下一本:唐詩小札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情的菩提的作者是林清玄,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