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且以永日


作者:安妮寶貝     整理日期:2015-11-05 10:57:05

安妮寶貝十五年散文精粹,郜元寶教授選評。
  內(nèi)容更精粹,制作更精美,閱讀更純粹。
  一些讀者在他人的散文里讀到自己的經(jīng)驗,或感受到種種印證和確認,也很正常。文字需要真實的性情,閱讀一樣需要真實的性情!矊氊惸
本書簡介:
  《且以永日》,安妮寶貝十五年散文精粹,完美呈現(xiàn)。
  本書以“詩經(jīng)”作為編選脈絡(luò),敘及愛、情感、家人,以及生死、神圣等命題,保持著安妮寶貝獨有的文字質(zhì)感。
  我把這些文字寫給自己,以此作為一種思省、記錄、整理、清洗。而當(dāng)我寫完這些,它們印刷流動之后,我就忘了它們。但若在某個時刻,有必要,則會絲毫不差地回憶起若干細節(jié)。它們是一些被打包起來的行李,擱置在某個角落。
  ——安妮寶貝
  作者簡介:
  安妮寶貝,著名作家。著有《告別薇安》《八月未央》《清醒紀》《蓮花》《素年錦時》《春宴》等中短篇小說、長篇小說、攝影散文各式作品。
  二〇一一年,主編文學(xué)讀物《大方》。二〇一三年,出版散文集《眠空》,文化隨筆《古書之美》,散文精選集《且以永日》。
  目錄:
  [壹]終鮮兄弟,維予二人——情愛隨筆
  [貳]邂逅相遇,適我愿兮——人海感悟
  [叁]棘心夭夭,母氏劬勞——所謂親情
  [肆]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即景惜物
  [伍]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經(jīng)歷生死
  [陸]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敬畏神圣
  [柒]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寫作紀程在路途上想起愛情來,覺得最好的愛情是兩個人彼此做個伴。不要束縛,不要纏繞,不要占有,不要渴望從對方的身上挖掘到意義,那是注定要落空的東西。而是,我們兩個人,并排站在一起,看看這個寂寞的人間。植物一樣的人是好看的。他們經(jīng)歷獨特,但所言所行,絲毫沒有浮夸。待人真誠實在,有一種粗率的優(yōu)雅。人生觀是開闊而堅定的,自成體系,與世間也無太多瓜葛。若看到不管是何種職業(yè)的人,在人群面前表演欲望太過強盛,用力通過各種媒介來推銷和演出,便覺得動物性的一面太過明顯。功夫做足,野心昭顯,昌盛踴躍,最終不過是普遍性的平庸。能夠產(chǎn)生聯(lián)系的人,似乎總是自動出現(xiàn)。而當(dāng)他們出現(xiàn)的時候,也總是能夠自然地識別。好奇盲目的社交年齡過完之后,心里的喜與不喜已經(jīng)清楚分明,欲望也不沸騰。知道生活中所真正需要的關(guān)系,不過是那么幾人。若沒有與之保持長久關(guān)系的心得,那么見與不見,好與不好,都是無所謂的事情。但終究,每一個人的內(nèi)在只能獨享。人無法渴求被理解。他人的理解有時與己無關(guān)。被分享最多的內(nèi)在,通常只是整體之中較為膚泛的一個層面。從這一點來看,我們的確是生而孤獨的。即便有人給了我們感情,也仍是孤獨的。因這感情有可能只是他出發(fā)于自我的幻覺和執(zhí)念。無論男女,我較喜歡那種心緒安靜而說話準(zhǔn)確的人。通常人語言拖沓、邏輯不清,是因為交流的背景中隱藏太多的借口、謊言、禁錮、虛榮。真正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以及要什么的人,可以簡潔而坦白地應(yīng)對外界。他們是鞘中之劍,從不故意露出鋒芒,卻能在瞬間斷除自己與他人的瓜葛藤盤。一些人喜歡故作興奮狀,五的事情,覺得有十那么多。一些人喜歡內(nèi)藏自己,十的事情,覺得不過是八。我傾向后者,這樣可以保持平靜和后退的余裕。他們在房間里高談闊論,我在院子里看著三棵杏花樹,抽完一根煙。心里仿佛完成了一首詩。天邊晚霞已落,不如找個地方喝酒。他應(yīng)更像是你獨自在荒涼旅途中,偶然邂逅的旅伴。夜晚花好月圓,你們各自走過漫漫長路,覺得日子寂寞而又溫情跌宕;ハ嘌s在山谷的梨花樹下,擺一壺酒,長夜傾談。一個女人的一生中,很少有機會碰到真正適合她的男人。她會有大量的時間,浪費在與普通牙刷的互相依存上,從黑暗的青春期開始。像大浪淘沙,來勢洶涌,身不由己。她走在超市里尋覓一柄牙刷的姿態(tài),看起來是一個悲劇的形式。再怎么走,也是在超市里。再怎么找,找到也只是牙刷。每天刷完牙,還是失望。到最后,時間和孤獨,慢慢就讓人扛不住。所以很多女子最終會選擇妥協(xié)地安全地嫁掉了,或者決然地冒險地離掉了。一直單身的女子,需要多么強大的內(nèi)心力量。人應(yīng)該得到美好的事物,但不應(yīng)由它來決定悲喜得失。花叢中經(jīng)過,一身落英繽紛,雙手空空。這當(dāng)下的觸碰即刻便是意義所在。對他人的需索,成為恐慌;對他人的期許,成為失望;對他人的依賴,成為傷痛;對他人的侵占,成為禁錮。與之相反的是,對他人的容納,成為安寧;對他人的放手,成為自由;對他人的付出,成為獲得;對他人的憐憫,成為寬恕。當(dāng)一些女孩沉迷在日劇,指甲油,隔壁班男生的擁抱,百貨公司里的某條新款裙子里的時候,另外的女孩子已經(jīng)走到了前面,站在自己內(nèi)心的邊緣,觀望黑暗深淵,試圖找到微明時分的光亮。僅僅只是因為她比身邊的人提前走了一小步。她看到的東西越多,快樂也便越少。一切過去的事的確都無可避免地打了封印,在背景里暗下去。生命里始終有逼近的東西,并不可跨越。隨著年歲漸長,開始相信,在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財富,是回憶。我不覺得那些呼朋引伴,身邊始終有大堆人圍繞的社交動物,內(nèi)心深處會沒有寂寞。真實而深厚的感情絕對不會有一個熱鬧的表象。越是年長,越難得到朋友。因為你很難再愿意去屈就和妥協(xié)別人。所以很多人輕易地?zé)狒[群聚著喝酒吃飯,高談闊論。即使不了了之,彼此心里也沒有絲毫留戀。這是社交動物的方式。只要不談感情,就很干脆。會敬重善良的人。因為他們是懂得照顧及為對方設(shè)置立場的人,聰明放其后。實在是有一些讓人不喜歡的聰明人。聰明因不善良而更顯猥瑣。不用列舉特征。這樣一對比,善良的人就像花香,需要仔細體會,并且可以長久回味。美好女子的定義是,她若走進人群之中,如同遺世獨立,突兀的存在會讓他人立時感覺空氣發(fā)生變化。而普通人一走進人群,如同水滴匯入海洋,不見痕跡。這定義不免偏執(zhí),卻很分明,并且和五官無關(guān)。真正有趣的男子,他應(yīng)知道怎么修理草坪,耐心種一盆花,養(yǎng)一缸魚,手工做一個木書架,或下廚煲一鍋湯。這一切遠勝過在酒吧呼朋喚友,左擁右抱。他應(yīng)是安靜的,不多話。多話的男人多有兒童的幼稚心態(tài)。但他卻又保留有童真,那是對自我的一種認同和堅定,不受世間標(biāo)準(zhǔn)的左右界定,來去自如,生性逍遙。所謂朋友的意義,不過是錦上添花的熱鬧。每個人內(nèi)心的深淵,如果有痛苦、回憶或者其他,始終只能自己臨崖獨立,對峙這壓力。他不可能讓旁人來參觀這深淵,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完全南轅北轍,也很少有憐憫。大抵就是如此。我愿意與之交往的人,希望他能夠具備獨特的個性和才華,聰慧,有可探索的內(nèi)涵。又希望他在日常平凡的時候,善良,熱誠,充滿生機活力。這樣的人,能夠感染到他的芳香。他們自然顯得很稀少。世間太多的人,或者聰明而不善良,或者善良而不通透。十五歲的時候,在整個動蕩不安,桀驁不馴的青春期里,一直對家庭和父母充滿叛逆和反感。十多年之后,在時光中輾轉(zhuǎn)反側(cè),經(jīng)歷了諸多人情冷暖和世態(tài)炎涼,逐漸明白父母對自己的愛,是唯一不會有條件和計較的感情。但他們卻已經(jīng)蒼老,并開始離去。一個孩子擁有在鄉(xiāng)村度過的童年,是幸會的際遇。無拘無束生活在天地之中,如同蓬勃生長的野草,生命力格外旺盛。高山,田野,天地之間的這份坦然自若,與人世的動蕩變更沒有關(guān)聯(lián)。一個人對土地和大自然懷有的感情,使他與世間保持微小而超脫的距離。并因此與別人不同。某些旅程是注定的任務(wù),它會在嚴格的時間和心境下發(fā)生。坐長途火車,深夜住進偏僻旅館,在燈光昏暗的小餐廳吃飯,山道上徒步,搖晃炙熱的車廂中眺望異鄉(xiāng)平原和山巒。每一段旅途。出發(fā),跋涉,抵達,回歸。最終所向并非為了抵達某處,是洞曉和獲取一個新的自己。這是遠行的意義。





上一本:山河之書 下一本:各自的朝圣路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且以永日的作者是安妮寶貝,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