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人生何處不綻放


作者:潘習龍     整理日期:2015-11-04 14:33:14

本書簡介:
  繁瑣平淡的日常生活,是否讓你困惑于活著的意義?
  身邊各色人等,是否讓你覺得世態(tài)炎涼,人心不古?
  緊張又有壓力的工作,是否讓你心生厭倦提不起熱情?
  潘習龍,用他敏銳的觀察挑開生活表面令人不快的面紗,用一篇篇精巧獨特的散文,展現生活和工作中的溫暖和美好,在不完美的世界中讓生命之火綻放得更加絢爛。
  作者簡介:
  潘習龍,北京大學任教,多年來,他潛心寫作,視文學為自己人生的價值與歸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和敘事技巧。主要作品有:勵志散文集《人生何處不綻放》,長篇小說《假藥》、《一席之地》等,其中《一席之地》是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候選作品。
  目錄:
  第一篇生活之門
  母親的三句話
  不遺余力地綻放
  沒有人輸在起跑線上
  一萬小時定律
  蜜罐子
  活著,就要有一種精神
  快樂無需理由
  金錢這玩意兒,算啥呀?
  本色
  “大我”與“小我”
  測心器
  一顆沒有下毒的糖
  永別了,《大!
  你到底愛我什么?第一篇生活之門
  母親的三句話
  不遺余力地綻放
  沒有人輸在起跑線上
  一萬小時定律
  蜜罐子
  活著,就要有一種精神
  快樂無需理由
  金錢這玩意兒,算啥呀?
  本色
  “大我”與“小我”
  測心器
  一顆沒有下毒的糖
  永別了,《大!
  你到底愛我什么?
  好人不要當成了傻好人
  有心插柳柳成蔭
  第二篇生命之火
  生命的火種
  精神家園
  一分寧靜
  思想的毛毛蟲
  好文章是抽搐出來的
  難道鼻子不能像櫻桃嗎?
  慎獨
  社會公德
  感恩
  給自己留白
  向善的報酬
  遠離
  欲望
  死亡,物質循環(huán)中的一個驛站
  第三篇臉譜之紛
  菜農的目光
  流星雨
  奔放的國春
  原生態(tài)小霞
  配角
  請為自己畫像
  挑山工的信念
  千里馬只是日行千里的馬
  Q哥的時代
  風涼人
  有位小姐叫范麗
  酒瘋子張揚
  芙蓉姐姐
  塵埃人
  玻璃人
  小和尚撞鐘
  第四篇工作之美
  是誰在亂搞“男女關系”?
  分分合合為哪般?
  比海寬廣的胸懷
  血緣關系
  都是攀比惹的禍
  最后一課
  渴望否定
  制度只是底線
  會場“現形記”
  幾分資本?
  在其位,謀其政
  匯、報與匯報
  第六排的女孩
  計劃沒有變化快
  讀懂老板
  別拿自己當大王
  掃地就像寫作文
  面子與里子
  領導之忙
  儀式
  后記 后記
  用生命去創(chuàng)作
  2009年,我到澳大利亞做訪問學者,原想在英語環(huán)境中好好提高一下聽說能力。但因英語太爛,溝通吃力,我只好一個人躲在公寓里面壁發(fā)呆。小時候,我們學英語只會做題,沒有聽說訓練,當時像我這樣的農村孩子學的都是啞巴英語。對我而言,英語像患癌癥的病人,已經無藥可醫(yī)了。我小時候把時間花在學古文上,在爺爺的啟蒙教育下,大字不識一個的我就能把《賣炭翁》、《木蘭詩》、《琵琶行》、《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等古文古詩倒背如流了。中學背熟的課文早已忘得一干二凈,但學齡前背熟的文章深深扎根在腦海里,說夢話也能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從小練就的文學童子功,終生受用。
  當這扇門對你關閉的時候,另一扇門或許正悄悄為你打開。發(fā)呆之后,我把發(fā)呆時的所感所悟記下來,就是一篇篇不錯的短文;貒,我把這些文章給朋友們看,他們覺得很受啟發(fā),建議我結集出版。我投稿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編輯說:“寫這種隨筆的人太多了,你出了也不會有人買!蔽艺f:“開評審會的時候,你們能不能給我半小時時間,我來講講我的書。你們看有沒有出版的價值!敝v過之后,出版社同意出版了,而且還取了一個很有分量的書名——《人生何處不綻放》。書的銷售超出預期,我把書上的內容變成課件——《活著的精神》,在全國各地的企業(yè)與醫(yī)院巡回演講,受到廣泛的歡迎。除了賺取不菲的演講費之外,我?guī)浆F場賣,100個聽眾就能銷售100冊?磥恚梦恼逻是要大聲讀出來的,不讀出聲找不到那份意境。
  我又試圖寫長篇小說。曾經發(fā)生過的一些事情,沉積多年,不把這些事寫出來,憋在心里很難受。我從來沒有寫過小說,幾乎沒讀過長篇小說,我曾愚昧地認為,讀小說是游手好閑之人所做游手好閑之事。有人笑話我:“瘋子,長篇小說的情節(jié)構思復雜,即使寫了,也很難找到出版社;即使出版社出版了,也很難銷售。在網絡環(huán)境下,紙質版的書銷售困難,作家都快窮死了,你何必去蹚這個渾水呢?”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假藥》出版了,其中的酸甜苦辣都在另一部小說《一席之地》中以虛構的形式表述了,這里不再贅述。國內幾十家報紙連載了《假藥》,包括《法制晚報》、《大河報》、《現代快報》、《華西都市報》等。
  一萬余冊書半年售罄,隨即要出第二版。那年暑假,家人到美國度假一個月,我扔了一床棉絮在木地板上,除了出門買過一次菜之外,我關上手機,在地板上足足躺了一個月。每句話在大腦里面晃過,如何用恰當的表達方式把小說意境拉升上去呢?在此期間,我讀了大量的西方名著,從中獲取了很多營養(yǎng)。我也曾讀中國作家的作品,實話說,這些作品給我的幫助很小。在我看來,文學就是創(chuàng)造,模仿不叫文學,甚至,在繼承的基礎上發(fā)展也不叫文學。文學就是你自己拿起镢頭,獨自開拓一片處女地。家人回國之后大吃一驚,他們用手在我鼻子邊晃了晃,確認是活物之后,馬上以醫(yī)學專家的口吻得出結論:走火入魔。我給家人寫了保證書,承諾《假藥》再版之后,三年之內不再寫長篇小說。但交稿之后的當晚,我又有了新的靈感。趁家人熟睡之后,一個人躲進了書房。我不是不守信用,而是不寫不行,否則一定會憋死。我擔心體內的素材越積越多,累積的能量太大,身體突然爆炸,把整個地球炸飛了。家人聽了也害怕,再也不敢阻止我寫作了,因為這關乎人類的命運,關乎星球的命運。
  一年多之后,我的另一部長篇小說《一席之地》出版。與《假藥》相比,我更看重《一席之地》,但身邊很多朋友認為《假藥》更好。我說《人生何處不綻放》是我的女兒,《假藥》、《一席之地》是我的兩個兒子。朋友指責我偏心,溺愛小兒子。我曾多次問家人,兩部小說哪部更好。家人被我問得不耐煩:“你別再讓自己的左手與右手打架了!
  我的作品就是我的生命。每次上飛機之前,我會把最新的版本發(fā)給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曹沁穎老師。出門在外,誰能料到禍福?至少,我要把最好的作品呈現給讀者。在作品面前,生命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在歷史長河之中,一個人多活幾年或少活幾年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作品的好壞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能留下一個有缺陷的作品。有時一個小段落,甚至幾十字,前前后后要修改一個星期。
  現在,我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我認為其他領域都受到外部環(huán)境限制,讓一個人很難突破。例如,天文學家受望遠鏡性能的制約,發(fā)明家受材料的制約。世界上,只有一個專業(yè)沒有天花板,那就是文學。你想寫多好就可以寫多好,不受任何人、任何因素的制約。沒有人能禁錮你的想象力。我知道這只是我的偏見。當一個人真正進入入迷狀態(tài)時,往往會形成這種偏見,往往這時就是他突破的前夜。
  李白、杜甫、蘇軾等文學巨匠,生前大抵默默無聞。杜甫在中國詩壇上的地位是幾百年之后才確立的。如果當朝就能如雷貫耳,哪會落魄到“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境地呢?文學屬于個人行為,文學崇尚孤膽英雄,自己便是自己王國里的國王。如果一個作家入俗了,他的作品絕不可能脫俗。
  要遠行,注定孤獨……常人理解的那種孤獨是遠遠不夠的。現代派文學的鼻祖卡夫卡說:“為了寫作我需要孤獨,不是像一個隱居者的那種孤獨,僅僅這樣是不夠的,而是像一個死人。寫作在這個意義上是一種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們不會也不能夠把死人從墳墓中拉出來一樣,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從寫字臺邊拉開!蔽覍W過中醫(yī),學過西醫(yī),學過管理學,不惑之年陷入文學不能自拔,這才是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真正歸宿。猶如一個浪子風花雪月放蕩了一輩子,始終沒找到真愛。老年時突然遇到夢中的她,他不顧一切地愛,搭進老命也無怨無悔。冥冥之中,我感覺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文學這點事兒來的。如果沒有做好,回去如何向閻王爺交待?
  ——為文學而生、為文學而逝。
  作家的生命就是文壇天國里的一抹朝霞。 





上一本:千古憑誰定是非:王學泰雜文自選集 下一本:一魚三吃:李國文雜文自選集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人生何處不綻放的作者是潘習龍,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